出处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00年第X1期16-16,共1页
Teaching Instruments and Experiments
同被引文献60
-
1邹其明.保色植物标本的制作[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1999,0(2):25-25. 被引量:2
-
2王艳秋,王春,刘明,常颖杰.关于植物标本保色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7,19(S1):45-47. 被引量:3
-
3牛焕仪.介绍一种绿色标本浸制保存液配方[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0,17(8):41-41. 被引量:2
-
4林坚,郑光华.高粱种子的超干研究(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3,29(6):435-436. 被引量:11
-
5宁小清,郭建华.植物绿色固定保色AB液的实验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1):3-5. 被引量:14
-
6宋良科,易志刚,蒋合众.药用植物原色标本的制作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19(4):47-48. 被引量:12
-
7张德俭,靳学慧,马汇泉,赵萍.植物病害标本塑封保存技术[J].现代化农业,1995(10):33-34. 被引量:3
-
8李文祥,赵燕,杨志君.干花制做方法的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0(3):207-212. 被引量:14
-
9苏绍科.植物原色复膜标本的制作[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6,23(1):22-22. 被引量:3
-
10林祁.新型的植物标本烘干压制法[J].植物杂志,1996,23(4):38-3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0
-
1宋红,张雪莹,孙士琪,邓硕.植物标本制作工艺的改良[J].生物信息学,2009,7(4):277-279. 被引量:6
-
2杨广玲,张卫光,董会.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88-189. 被引量:6
-
3杨笑如,梁智生,吴子平.原色植物标本固色及塑化方法[J].江西植保,2010,33(4):185-186. 被引量:8
-
4杜明芸,臧德奎,郭先锋.常见园林植物花部液浸标本制作方法的初步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1,41(6):56-58. 被引量:6
-
5张经纬.原色标本的制备与方法探究[J].科技信息,2012(10):114-114. 被引量:3
-
6王强,胡志成,丁宇翔,徐芳辉.几种常见植物标本的保色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南药学,2015,13(11):1230-1232. 被引量:11
-
7徐芳辉,唐敏,王强.新型塑化药用植物标本在中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1):81-82. 被引量:3
-
8刘昌利,何晓梅,李刚,张丽君.霍山石斛标本的固色与塑化方法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18,34(5):26-29. 被引量:1
-
9杜明芸,臧德奎,王利.园林植物原色液浸标本制作方法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18,0(11):78-79. 被引量:1
-
10杨广玲,董会,孔令广,刘灵芝.植物病害塑封标本的制作与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9,22(4):53-5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8
-
1王晓蕊,刘天枥,秦宇.植物解剖材料的几种保存方法初探[J].生物技术世界,2012,9(3):32-32.
-
2田丽娟,闫春秀.杂草绿色浸渍标本的制作技术[J].实验室科学,2012,15(2):48-49. 被引量:3
-
3潘春清,张艳菊,张俊华,张翀伟.有机玻璃瓶保存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方法[J].实验室科学,2013,16(4):200-202. 被引量:3
-
4张锋,倪大鹏,朱彦威,单成钢,王志芬.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采制技术规程[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27(4):8-9. 被引量:7
-
5李紫微,苏岩,伍淳操,叶陈娟.黄连原色浸制标本制作方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2):9231-9232. 被引量:1
-
6杨媚.植物病害标本的类型及其制作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8):2359-2360. 被引量:5
-
7周银环,黄海立.海洋经济生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J].河北渔业,2014(6):66-70. 被引量:2
-
8李凤丽,周群华.黄花带绿叶和白花带绿叶植物浸制标本的制作[J].山东林业科技,2015,45(3):86-87. 被引量:5
-
9王强,胡志成,丁宇翔,徐芳辉.几种常见植物标本的保色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南药学,2015,13(11):1230-1232. 被引量:11
-
10陆海峰,姜明雨,张杰,卢群.绿色药用植物标本塑化技术探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5):43-44. 被引量:4
-
1李桂华.激发兴趣 因材施教 培养能力[J].宁夏教育,1997,0(Z1):46-46.
-
2廖秀兰.21世纪中学生物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S3):34-35. 被引量:2
-
3范娓娓.塑造发现的眼睛[J].中学生物教学,2015,0(3X):12-13.
-
4李兵,王兆玲,王玲.植物标本的保色技术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2(11):32-32. 被引量:6
-
5佚名.杯连杯[J].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13(3):21-21.
-
6杯子上的粘合剂[J].儿童大世界,2015(7):63-64.
-
7冬春.哪个碟子先干[J].小学生导读,2009(11):39-39.
-
8邹其明.保色植物标本的制作[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1999,0(2):25-25. 被引量:2
-
9校园新闻三则[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06,0(3):23-23.
-
10杨敏,张廷模.便携式中药标本夹在中医学专业中药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药与临床,2013,4(4):49-4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