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00年第Z1期5-8,共4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同被引文献18
-
1郑文.学校文化与学校效能的理论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9(5):52-56. 被引量:6
-
2刘祖俊.略论学校文化的培育、形成与嬗变[J].宜宾学院学报,1999(3):45-47. 被引量:9
-
3张德胜,金耀基,陈海文,陈健民,杨中芳,赵志裕,伊莎白.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社会学研究,2001(2):33-48. 被引量:199
-
4陈明莉.维夫斯教育思想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4(1):43-47. 被引量:2
-
5董怀清.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提升德育工作的时效性[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1X):86-88. 被引量:2
-
6杨彬.从德育的视角看优秀学校文化建设[J].天津教育,2006(2):38-40. 被引量:2
-
7[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1.
-
8罗光.论中庸[J].哲学与文化,1988,(2).
-
9公刘.论"中庸"与"非中庸"[J].新华文摘,1988,(2).
-
10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二级引证文献4
-
1何华宇,赵敏.变革学校管理的时代选择:学校文化建设[J].中小学校长,2009(9):21-24. 被引量:1
-
2杨丽君.现代远程资源对农村儿童教育的补偿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5(10):64-65. 被引量:1
-
3宿婷,刘化侠,林桦,李长红,田靖,安然.本科护生归属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7,31(6):1986-1989. 被引量:9
-
4谢衣旦•艾尼娃.中小学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惩戒[J].教育进展,2023,13(11):8431-8438.
-
1樊浩.市场经济与教育的价值导向[J].教育研究,1993,14(7):7-11. 被引量:1
-
2舜太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爱国主义渗透[J].教育与职业,1995(12):18-18.
-
3曾珊.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7(3):55-56.
-
4曹芸.“校园文化”刍议[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3):101-102. 被引量:2
-
5邓中材.让校训在追寻中闪耀[J].江苏教育研究,2002(5):35-36.
-
6江苏省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风采[J].现代特殊教育,2010(11).
-
7刘本洲.构建学习型组织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07(3):56-57. 被引量:1
-
8吴汝良,吕强福.透析“应试教育”[J].教育现代化,2002(7):13-13.
-
9张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J].石油教育,2001(1):65-65.
-
10邢丽丽.浅谈课堂问题行为及策略[J].祖国(教育版),2014(6):191-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