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专业化和多模式是高校学报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 ,我国高校大多数学报内容庞杂而不精专 ,发行量极少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无从谈起。专业化和多模式是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的良策。专业化是学报发展的必然趋势 。
作者
杨荣星
机构地区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62-64,共3页
Journal of Shaanxi Radio & TV University
关键词
高校学报
专业化
多模式
趋势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1
1
章礼强.
办出高校学报的特色[J]
.中国出版,1999(6):61-61.
被引量:12
2
李昌佳.
高校学报呼唤策划[J]
.中国出版,1999(4):56-57.
被引量:5
3
朱正国,郑立峰.
高校学报的专业化方向摭谈[J]
.江汉学术,1995,26(1):103-105.
被引量:2
4
陈浩元,郑进保,李兴昌,颜帅,赵大良.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及实现措施建议[J]
.编辑学报,2006,18(5):323-327.
被引量:188
5
黄永华.漫谈出版社的精品工程和品牌战略[EB/OL].http:∥www.blogchina.com/new/member/_黄永华,2004- 02-06/2004-02-07.
6
Li L, Zhang F L. Developing English-language Academic Journals of China [ J ]. Scientometrics, 2003,57 ( 1 ) :119 - 125.
7
袁晓兵.
专业化: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
.新闻爱好者,2008(12):35-36.
被引量:1
8
李秀荣,夏玉玲,李聪明.
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的SWOT分析[J]
.唐山学院学报,2008,21(6):86-88.
被引量:4
9
黄万武.
学报专业化是高校学报改革之路[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9(2):75-76.
被引量:36
10
张宝秀.
地方高校开展应用型科研的主要途径与措施[J]
.北京教育(高教),2010(1):63-6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付国彬.
高校学报的品牌战略[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127-130.
被引量:9
2
陈丽娟.
在转型中创新: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之路[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20,19(5):94-9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沈建新.
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初探[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0(6):92-96.
被引量:1
2
舒莉霞.
高校社科类期刊办刊特色述论[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66-68.
被引量:1
3
沈宗庆,刘西林,沈建新.
高校学报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3):424-427.
被引量:4
4
沈建新,沈宗庆.
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3):59-63.
被引量:3
5
沈建新.
虚拟变量在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因素回归分析中的应用[J]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3):60-63.
6
杨珊.
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特色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73-75.
被引量:2
7
牛晓薇,王秀丽.
从创办纺织服装学特色期刊中体现科技编辑的主体性[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1):84-86.
8
杨荣星.
实施品牌战略是学报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学报品牌战略研究述评[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82-86.
被引量:2
9
郑可为,徐若冰,刘玉明,李雪莲.
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4):142-144.
被引量:10
10
燕艳.
关于新建职教本科高校学报工作的建设思考[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8(1):5-6.
1
高小立.
社科学报编排规范化小议[J]
.出版广角,2002(11):36-37.
2
武丽霞.
高校文科学报专业化特色化刍议[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85-89.
被引量:5
3
邱存双.
试论E时代下贵州报业发展的路径[J]
.新闻窗,2013(2):9-10.
4
王君宇.
台湾的大学出版社为何积弱不振?[J]
.出版参考,2012(10):33-33.
5
赵其康.
馆际互借工作概述[J]
.国家图书馆学刊,1979(4):17-21.
6
彭骥鸣.
论高校学报专业化与编辑学者化[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4):31-33.
被引量:1
7
孙旭东,敖凌航.
高职院校学报在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功能[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8):240-241.
8
余昌谷.
从特色专栏走向专业性办刊——对高校学报专业化改革的一点思考[J]
.中国出版,2008(4):44-46.
被引量:21
9
郝淼闻.
媒体融合背景下增强现实技术对高校学报转型发展的创新推动[J]
.科技与创新,2016(20):8-9.
被引量:3
10
李由.
高校学报改革趋势探究[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7(3):106-107.
被引量:3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