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寄语
出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0年第1期1-1,共1页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
1宗棕,刘兵.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中“核”隐喻的提出——一项科学文本的修辞分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29(3):13-17. 被引量:1
-
2刘高岑.意向、隐喻与科学创新[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6):50-52. 被引量:1
-
3聂承昌.玻尔原子结构理论及其历史中介意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9-14. 被引量:2
-
4卞素萍.培根《城市设计》的重新解读[J].建筑与文化,2008(8):80-82. 被引量:2
-
5戈革.N.玻尔学术思想简介[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3(4):71-76. 被引量:2
-
6Steven L. Peck.Digital Ecologies as Tractarian Systems[J].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2013,3(1):64-69.
-
7戈革.尼耳斯·玻尔的博士论文[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1(3):220-226.
-
8何方生.研究应用系统科学 提高工作与学习的创造性[J].福建体育科技,1996,15(3):19-24.
-
9刘金喜.单位力法在运动学中的应用[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9(1):29-36.
-
10我国研制成高性能仿真计算机[J].中国科技成果,2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