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神甫形象,他和近代西方文学中大多数僧侣一样是被揭露批判的对象。但是,在让人为其"恶"而激愤过后,又让人感受到浓烈的悲意,此时再论及人物本质,就很难用一个恶字断言,似乎恶中存善,丑恶中含悲怆,很难使人得出一个准确评价。那么何以出现这一现象呢?这一现象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如何?问题的解答只能依赖于对作家创作观念、方法的把握,对作品客观现状的考察。模糊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作家主观主义的创作手法。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浪漫主义流派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在小说中流荡。人物塑造中其主观理想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艺术上美丑、善恶对照。他在《〈欧那尼〉序》中说:"浪漫主义其真正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它和政治的自由主义能够同样伸张。"(自由主义是相对封建规范而言的)。在《〈克伦威尔〉序》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