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49
-
1范陆薇,李富强.从“Who Decides?”展览看全新博物馆时代观众角色的嬗变[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0(4):40-46. 被引量:7
-
2钱雪元.美国的科技博物馆和科学教育[J].科普研究,2007,2(4):21-28. 被引量:27
-
3辽宁省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J].中国博物馆,1999(2):73-82. 被引量:15
-
4马自树.关于博物馆服务[J].中国博物馆,1997(2):2-3. 被引量:4
-
5吕军.邯郸市博物馆观众调查的启示──兼谈博物馆改变“门庭冷落”局面的对策[J].文物春秋,1997(3):66-70. 被引量:5
-
6晏善富.博物馆公共项目评估:西方的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5(2):39-45. 被引量:13
-
7林达.凯利,提姆.沙利文,林冠男.博物馆与有组织的学习:观众研究的规则[J].博物馆研究,2007(1):26-33. 被引量:1
-
8郭青生.“国宝展”观众调查报告[J]上海文博论丛,2003(01).
-
9任福君,翟杰全.科学传播及普及教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9-52.
-
10Carol H. Weiss. Evaluation: Methods for Studying Programs and Policies [M].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nd edition, 1997:4.
二级引证文献19
-
1张元元,智晓婷.生态科普展览的环境—行为关系研究——以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为例[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2):67-75.
-
2敖妮花.基于科普展览的前沿科学科普化初探性研究[J].科技通报,2020(8):111-114. 被引量:5
-
3尹凯.博物馆观众研究议题:概念、理论与实践[J].东南文化,2015(6):112-118. 被引量:17
-
4汤乐明,王海芸,梁廷政.社区科普互动厅评估指标构建及评价研究[J].科普研究,2018,13(5):68-74. 被引量:4
-
5郑晶.基于智慧导览的博物馆观众调查、分析与探索——以南京博物院“法老·王”“帝国盛世”特展为例[J].东南文化,2019,0(3):110-117. 被引量:11
-
6刘克佳.美国的科普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9,34(8):5-11. 被引量:7
-
7刘阳.福建博物院“对话闽博牵手观众”线上线下留言活动分析[J].福建文博,2019(4):92-96.
-
8曾艺,徐定成."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观众调查报告[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0,6(1):50-53. 被引量:1
-
9陆颖,杨志萍,徐英祺,鄢小燕,许文娟,蔡鹏.面向支撑“双创”的我国科研机构科普成效评价体系研究[J].科普研究,2020,15(3):54-60. 被引量:4
-
10任鹏.中外科普活动比较研究[J].今日科苑,2020(5):39-45. 被引量:6
-
1张传玲.《综艺大观》改版前后收视率简要分析[J].电视研究,1997(6):64-64. 被引量:1
-
2张红霞.谈在博物馆陈列工作中应加强观众意识[J].博物馆研究,2004(2):7-10.
-
3孟婷.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培养研究型讲解员[J].镇江社会科学,2006(3):56-57. 被引量:1
-
4崔志明.提升博物馆建设质量的几点思考[J].商,2015,0(46):288-288. 被引量:1
-
5到南极洲去看看[J].学语文之友(小学3-6年级),2013(3):10-11.
-
6娄晓坤.浅谈博物馆陈列讲解[J].活力,2005(12):98-98.
-
7陈小兰.浅谈博物馆陈列讲解[J].南方论刊,2011(5):82-83. 被引量:2
-
8雷建鸽.博物馆与公共文化服务——论博物馆讲解服务的新探索[J].神州,2013(27):19-19.
-
9刘雪梅,蔺琳.浅谈提高博物馆讲解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J].商,2013(11Z):314-314.
-
10陈媛媛.当代博物馆馆员的素质及讲解宣传要点[J].活力,2009(10):111-11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