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69
-
1邹振环.“五四”前后江浙地区的“杜威热”及其与江南文化的关联[J].社会科学研究,2009(6):131-141. 被引量:6
-
2于文杰,徐丰.杜威实用主义美育与现代中国[J].江苏社会科学,1998(3):185-190. 被引量:3
-
3王佩雄.杜威教育改革观发微[J].比较教育研究,1986(5):44-49. 被引量:4
-
4李明德.关于杜威教育理论的再评价[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84-89. 被引量:3
-
5孙月才.杜威的多元论自由观——兼论对实用主义的评价问题[J].社会科学,1985(4):52-54. 被引量:2
-
6黎洁华.杜威在华活动述评[J].韶关学院学报,1985(Z1):96-103. 被引量:3
-
7王佩雄.杜威职业教育思想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1984(5):45-48. 被引量:3
-
8夏军.杜威实用主义理论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J].民国档案,1998(3):63-68. 被引量:13
-
9滕大春.批判杜威的道德论[J].哲学研究,1957(4):60-72. 被引量:5
-
10滕大春.批判杜威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1):1-11. 被引量:3
-
1王文岭.陶行知政治思想历史探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105-110. 被引量:1
-
2朱汉民.论张栻的教育哲学[J].天府新论,1992(2):64-69.
-
3朱修春.由旧入新:晚清民初教育变嬗的民间审视——以《教育杂志》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10(4):117-121. 被引量:1
-
4严钝.陶行知先生二三事[J].安徽史学,1958(1):32-34.
-
5康明村,何耀红,康庄.启功先生高寿之道[J].家庭医学(上半月),2005,20(5):49-49.
-
6陈秀武.近代日本的“平民主义”思想与儒学——以德富苏峰为中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9-24. 被引量:1
-
7张小兵.重评林肯──林肯评价系列之二[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0(4):96-99.
-
8黄晴.政坛魅力领袖的浮出[J].环球人物,2007,0(6):12-12.
-
9张伯苓 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J].教师博览(中旬刊),2010(6).
-
10周辛.我对陶行知先生教育学说的看法[J].安徽史学,1958(6):3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