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我国帮会型犯罪探析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帮会组织在我国似乎有沉渣泛起之势。在全国众多地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不同程度存在。其无恶不作,称霸一方。集经济侵财性和流氓暴力性于一体,犯罪手法无所不包,犯罪层面无孔不入,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威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危害了社会的稳定。
作者
周心捷
机构地区
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科研处
出处
《政法学刊》
1999年第1期74-78,共5页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关键词
帮会型犯罪
基本概况
主要特征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
1
王光明,刘文凯.
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益阳地区250个带有黑社会性质帮会组织的调查[J]
.社会,1990,10(12):18-2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
1
雷冬文.
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来源考[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7,19(3):15-19.
2
王敦辉.
黑社会性质组织研究、综述与评价[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1):34-35.
被引量:2
3
蔡少卿,彭邦富.
当代中国黑社会问题初探[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2,29(3):143-152.
被引量:2
4
周心捷.
中国大陆地区青少年帮派活动的现状与原因分析[J]
.犯罪研究,2003(3):29-3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9
1
田宏杰.
试论我国“反黑”刑事立法的完善[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1,22(5):123-129.
被引量:24
2
章敬平.
扫黑必先反腐[J]
.中国新闻周刊,2000,0(20):21-22.
被引量:6
3
刘宪权,吴允锋.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司法认定中若干疑难问题探讨(上)[J]
.犯罪研究,2002(1):22-28.
被引量:20
4
卢军.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产生的原因及特征[J]
.公安教育,2002(11):36-38.
被引量:2
5
[意]贝卡里亚 黄风.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6
何秉松.有组织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256,252,231.
7
张琦.黑社会性质犯罪研究[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7:30,40.
8
徐日丹.3年多打掉恶势力1.3万多个抓获8.9万人[N].检察日报,2009.9.2(1).
9
陈永辉.全国法院打黑除恶工作再奏凯歌[N/OL].人民法院报,2009-2-27.[2012-09-24]http://old.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902/27/346319.shtml.
10
许皆庆.台湾地区有组织犯罪对策探讨[M].北京:中国睑察出版社,2005:265.
引证文献
4
1
李俊明.
当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立法现状及立法对策[J]
.法制与社会,2008(15).
2
张坚.
我国涉黑犯罪发展趋势及立法对策[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72-78.
被引量:1
3
林安民.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法变化与完善[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4):44-48.
被引量:1
4
喻晓玲.
论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5):74-7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林安民.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法变化与完善[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4):44-48.
被引量:1
2
简颖慧,田建鑫.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法变化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31):223-224.
被引量:2
3
冯承才.
街角青年涉黑犯罪研究——基于上海市K社区“斧头帮”的田野调查[J]
.青年研究,2020,0(3):54-67.
被引量:4
4
冯承才.
涉黑演化:街角青年犯罪新趋势[J]
.当代青年研究,2021(1):107-114.
被引量:4
5
赫鑫.
预防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法律思考[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2(3):148-150.
1
邵鸣利.
浅析黑社会性质组织[J]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4):66-68.
2
中国政法机关打击黑恶势力[J]
.瞭望,2006(49):11-11.
3
刘长春.
黑恶势力“保护伞”的犯罪特征及其法律界定[J]
.江东论坛,2002(1):42-44.
4
陈有芳,穆毅.
提高“严打”的质量[J]
.人民公安,1997(9):44-44.
5
田栋.
浅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心理[J]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3):211-212.
被引量:1
6
地方快报[J]
.中国经济周刊,2009(26):28-28.
7
黄润源.
浅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主体的认定[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1):61-63.
8
周天宝.
被“民意”强奸的法律[J]
.大科技(天才少年图说百科)(B),2008(12):30-31.
9
张旭.
“黑恶势力”坐大的原因何在?[J]
.吉林人大,2001,0(2):45-46.
10
陆秋君.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44-46.
政法学刊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