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抒情为基点的多样化追求——论《聊斋志异》的文体风格
被引量:1
出处
《蒲松龄研究》
1999年第3期9-16,共8页
Study on Pu Songling
同被引文献1
-
1(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M].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
1陈少松.论钟惺散文的艺术特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101-106. 被引量:2
-
2逄淑济.冯镇峦评点《聊斋志异》研究综述[J].蒲松龄研究,2011(1):82-88. 被引量:2
-
3曲沐.“偶然机缘”说《聊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4):67-71.
-
4钟明奇.关于《聊斋志异》评价的三个问题[J].明清小说研究,1990(1):86-95.
-
5陈国学.论冯镇峦的两段《聊斋志异》评论[J].蒲松龄研究,2007(2):55-61. 被引量:2
-
6盛伟.清代诸家批点《聊斋志异》述评[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75-80. 被引量:11
-
7张稔穰.冯镇峦、但明伦等对《聊斋志异》思想内容的评点[J].蒲松龄研究,2005(4):75-83. 被引量:4
-
8董玉洪.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学术价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86-87. 被引量:3
-
9王平.二十世纪《聊斋志异》研究述评[J].文学遗产,2001(3):127-135. 被引量:12
-
10宋祖建.新解《聊斋志异》中的黄英[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3):9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