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科学”,走“科学的中国化”之路─—郭沫若的科学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1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99年第2期59-64,共6页
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
1张洪明.科普难做的“锅”由谁来背?[J].商周刊,2016,0(13):37-37.
-
2丁和根.走向科学的中国当代舆论学[J].书与人,2000(4):25-30.
-
3我校蓝肇熙教授受聘中国科学院客座研究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10):4-4.
-
4王慧,孔令翠.郭沫若论学术著作翻译[J].国外理论动态,2009(11):89-93.
-
5张帆,杨勇(摄影).澜沧江:守住传统还是接受科学[J].中国国家地理,2009(3):58-66.
-
6何沫.关于博物馆讲解员专家化的思考[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2(2):64-70. 被引量:4
-
7郭莉.科技新闻的传播立场和社会责任探讨[J].科技传播,2015,7(3):26-27.
-
8陈爱珍.浅谈用《中图法》三版对一二版已编书的改编[J].广西热作科技,1996(2):56-57.
-
9唐云云.“民科”,离科学到底有多远[J].小康,2016,0(3X):86-87.
-
10钟小苑.如何凸显博物馆的教育功能[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4):5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