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探求》
1999年第4期42-45,共4页
同被引文献7
-
1冯宪光.“西马”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J].文学评论,1999(1):119-128. 被引量:15
-
2胡惠林.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J].学术月刊,1998,30(10):80-84. 被引量:8
-
3张蕾,董学耕.流行歌曲浅析[J].中国音乐学,1994(4):101-108. 被引量:11
-
4肖鹰.美学与流行文化[J].文艺研究,2001(5):30-36. 被引量:24
-
5康树华.犯罪学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
6徐圻.冲突中的交融──论当今中国三种文化形态及其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6(5):20-25. 被引量:30
-
7彭红梅.对大陆当代流行歌曲的立体透视[J].音乐探索,2000(1):85-8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8
-
1顾天浩,于耳.冲突与融合——从文化冲突论探析农民工犯罪的原因与预防[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2):84-88. 被引量:3
-
2赵方珂,李文辉.关于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7):42-44. 被引量:44
-
3王启友,李明刚.国内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17(4):38-40. 被引量:1
-
4邹玉华.论体育在城市文化中的建设与发展[J].体育世界,2008(9):69-71. 被引量:8
-
5李茂华,邓伟艳.税收职务犯罪之税收文化防控探析[J].世纪桥,2008(10):52-54.
-
6刘斌志,文鸿敏.新世纪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19,21(1):122-128. 被引量:1
-
7王明觉,温映霞,杨岭.基于暴力文化影响下的校园欺凌现象探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1(1):46-52. 被引量:1
-
8王勇,杨新海.国内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综述[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62-66. 被引量:27
-
1吴冰.当前文化领域的趋众性特征[J].内部文稿,2000(14):26-28.
-
2刘斯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要有新思路[J].特区实践与理论,1995(3):13-15.
-
3沈修.外国管理文化的通常作法[J].广东艺术,1994,0(3):49-50.
-
4赵昌智.千年流淌的运河文脉——以扬州为中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6):791-796.
-
5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J].快乐学语文(初中版),2009(10):7-9.
-
6曹玲,杨绪忠.三国文化传播中文艺形式的流变及其作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19(2):23-27.
-
7高飞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若干问题[J].理论学习月刊,1998(5):58-63.
-
8林焕平.文化多元化的可忧虑现象[J].红旗文稿,1996(2):1-3. 被引量:1
-
9陶荣.关于文化市场的虑析与思考[J].大舞台,1995(3):28-31.
-
10胡经之.针对实际,创立深圳特色的文化[J].特区实践与理论,1995(10):3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