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9年第X5期63-63,共1页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chool Teachers
同被引文献14
-
1朱永坤.中日教师继续教育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2004,18(3):55-57. 被引量:2
-
2姚琳,彭泽平.当前法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J].继续教育,2004,18(3):53-54. 被引量:6
-
3张文明.当前国外教师继续教育特征及给我们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1(1):52-55. 被引量:5
-
4徐秀华.英国的在职教师培训及其借鉴[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8):61-63. 被引量:10
-
5李群.新课程市级师资培训的实效性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0):12-13. 被引量:3
-
6高春香.德国教师培养培训透视[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2):59-62. 被引量:11
-
7张华.校本培训的背景透视和机制构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2):5-6. 被引量:3
-
8于瑮,李红.影响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因素与对策[J].继续教育,2008(7):47-48. 被引量:11
-
9冯延平,常一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1):76-78. 被引量:39
-
10李红,黄海平.教师培训模式的新构想:学、研、实践“一体化”[J].教育与职业,2010(2):47-4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
-
1徐碧波,张玉,张裕鼎.熟手教师和准教师内隐学生观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12,28(5):87-90. 被引量:5
-
2郄文娟,邓淑凤,周蕾,刘章华,宋辉.浅析“学、研”相结合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40-41.
-
3宋辉,郄文娟,邓淑凤,周蕾.浅析青年教师培训机制——以学为训、以研促训[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27-28.
-
4王同聚,胡小勇,丁美荣.中小学人工智能师资培训“AI-3S”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数字教育,2023,9(2):1-10. 被引量:2
-
1王娟.小学数学学习障碍之初探[J].信息教研周刊,2011(9):131-131.
-
2周如俊.当前教师师德的个案缺失与新定位[J].基础教育参考,2009(1):9-11.
-
3沙红.信息时代中小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利与弊[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2(2):78-80.
-
4杨学锋.陈至立谈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七大进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2):8-8.
-
5潘月琳.专题研究:教研方式的一种创新[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3(6):71-73.
-
6王守军.浅析“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组建设[J].新课程(中学),2012(9):84-84. 被引量:1
-
7蒲早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J].教育科学论坛,2013(4):77-78. 被引量:5
-
8马宴苹.浅谈机械制图与七大教学原则[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11(6):34-35. 被引量:1
-
9本刊记者.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七大任务[J].山西教育(管理版),2014(3):3-3.
-
10陈新福,李霞.目标相异 情境相连 学法相通——连续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5(11):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