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隐喻扩展与义项建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隐喻(metaphor)就是陈望道所说的国外辞格区分法中的隐比,包括《修辞学发凡》中的隐喻和借喻。陈望道解释说“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譬喻”,“表明正文和譬喻关系的形式,显然有点不同:明喻的形式是‘甲如同乙’,隐喻的形式是‘甲就是乙’...
作者
毛永波
机构地区
商务印书馆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隐喻扩展
试用本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隐喻词
死隐喻
喻用
认知语言学
比喻义
用例
分类号
H136.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6
1
陈贤纯.
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学改革构想——词语的集中强化教学[J]
.世界汉语教学,1999,13(4):3-11.
被引量:83
2
束定芳.
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
.外国语,1998,21(6):11-20.
被引量:334
3
胡壮麟.
语言·认知·隐喻[J]
.现代外语,1997,20(4).
被引量:346
4
彭文钊.
隐喻──认知与阐释[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1):41-45.
被引量:25
5
马清华.
词义类扩的相貌知觉倾向[J]
.语文研究,1999(2):9-13.
被引量:2
6
赵艳芳.
认知的发展与隐喻[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8-10.
被引量:112
7
Р.А.Будагов,石安石.
符号——意义——事物(现象)[J]
.当代语言学,1981(1):29-35.
被引量:6
8
刘大为.
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J]
.汉语学习,1997(4):33-37.
被引量:194
9
胡明扬.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汇教学的若干问题[J]
.语言文字应用,1997(1):14-19.
被引量:145
10
赵艳芳.
隐喻的认知基础[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17(2):30-34.
被引量:72
引证文献
2
1
江傲霜.
新词语隐喻化的特征及方式[J]
.红河学院学报,2004,2(6):53-57.
被引量:3
2
蒋国学.
隐喻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2):59-62.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王建卿.
谈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4(3):58-60.
被引量:22
2
雷蔚真,曹小杰.
从生发过程看网络语符的本质[J]
.国际新闻界,2009,31(12):87-93.
被引量:3
3
聂琳.
从符号学角度看隐喻的生成及英汉隐喻文化差异[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26(1):28-30.
4
吕燕.
以符号学视角解读霍桑作品《胎记》[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2):47-47.
5
蔡楠.
90年代以来汉语新词语中的形容词特点考察[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7):8-13.
6
桂永霞.
隐喻的人际功能[J]
.中国外语,2014,11(2):26-31.
被引量:6
7
李阳.
浅析隐喻能力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的重要性[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2):90-93.
8
吕艳,王中平.
诗性隐喻文本的符号学解析与翻译——以《雪夜林边停留》一诗为例[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122-126.
被引量:1
9
苏琳,仉晓红,吴长安.
汉语新词语研究的梳理与评析——基于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17(1):80-87.
被引量:6
10
何贤慧.
符号学分析下的认知隐喻之于词汇教学[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6):122-125.
1
陈勇.
论汉语双数量的“整体与部分”关系[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38-43.
2
崔忠,李爱华.
日语中人体词的隐喻扩展[J]
.日语知识,2012(8):27-28.
3
唐晓晔,张健.
不同认知角度的语法化研究——以(be)going to为例[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11(2):70-72.
4
李秀荣.
隐喻认知过程与外语词汇教学[J]
.沧桑,2009(4):214-215.
被引量:1
5
任俊香.
隐喻认知过程与外语词汇教学[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94-96.
被引量:6
6
陶文好.
论OVER的空间和隐喻认知[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29-31.
被引量:33
7
井琳.
从认知角度看IN的基本意象图示及其隐喻扩展[J]
.校园英语,2015,0(33):212-212.
8
李君.
“吹响X(的)集结号”的结构语义分析[J]
.外语学刊,2016(1):80-83.
9
王巧红.
英语情态动词多义性的认知阐释[J]
.文学教育,2016(15):144-147.
被引量:1
10
周红.
致使动词的类型及动态变化[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2):100-104.
被引量:4
语文建设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