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9年第6期5-7,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
同被引文献33
1 汪海洪,包杰中,宁正祥,邝荣泽.富马酸二甲酯对微生物生长和呼吸的抑制作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3,19(2):1-6. 被引量:29
2 秦钰慧,郭润荣,刘景兰,王献仁,吴志宏,张秀岭.富马酸二甲酯的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J] .卫生研究,1989,18(3):24-27. 被引量:5
3 董士平,曾曦,龚晓忠,陈小红.富马酸二甲酯的毒性研究[J] .卫生研究,1989,18(4):36-39. 被引量:16
4 刘秉慈.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原理[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4):290-292. 被引量:6
5 刘振林,韩承平,汤月筱.富马酸二甲酯对饲料的防霉实验[J] .消毒与灭菌,1989,6(1):13-14. 被引量:1
6 董智挺.我国辐照食品现状及发展对策[J] .福建农业科技,2005,36(4):54-55. 被引量:11
7 郑定仙.我国食品毒理学回顾与展望[J]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80-1881. 被引量:8
8 吴又桐,杨杏芬,罗建波,黄俊明,陈避锋,蔡玟,黄志彪.全国部分毒理学实验室现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2):1513-1514. 被引量:1
9 田庆伟,李袭丽,商瑞明,王永明,王伟.富马酸二甲酯慢性毒性与致癌性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1996,8(6):349-351. 被引量:26
10 FDA U.S.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1981 Title 21 Food and Drugs Parts 10 - 199 [ M]. Washington: Office of the Federal Register,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Service, 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1981,172 - 350.
二级引证文献47
1 孙坤,吴新.多发性硬化症治疗新药富马酸二甲酯的研究进展[J] .科学技术创新,2019(17):15-16. 被引量:1
2 徐海滨.毒理学的发展是实施食品安全保障的技术支撑[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9,21(4):304-308. 被引量:18
3 刘志宗.关于食品毒理学教学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368-369. 被引量:7
4 陈利平,韩亚伟.《食品毒理学》教学的现状与发展[J] .广西轻工业,2010,26(9):155-156. 被引量:7
5 江芸,金邦荃,刘琛,詹巍.《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61-12862. 被引量:10
6 王新,张建新.食品毒理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1(3):73-73. 被引量:3
7 沈彤,徐德祥,王取南,孙美芳.基于应急能力培养的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探索[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3):99-101. 被引量:1
8 蒋小良,张海娟,邓小文,苏淑坛.萃取-反萃法快速测定纺织品中富马酸二甲酯[J] .印染,2011,37(19):38-40. 被引量:4
9 王长远,任晚霞,李春艳,王龙戬.新型低胆固醇发酵香肠的毒性分析[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24(10):1180-1182.
10 周如金,黄敏,张庆,钟广杰,林展,余育玲.超强酸SO_4^(2-)/TiO_2催化合成反丁烯二酸果糖甲酯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2012,27(1):97-102.
1 杜平华,朱世真.口服药品中大肠菌群与大肠杆菌检出率比较试验[J] .海峡药学,1999,11(3):108-109. 被引量:1
2 李庆,杨颖,李欣,陈美芬,郑穗生.姜黄素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7):1707-1709. 被引量:12
3 田好亮,李立,王勇,张焱,王海玉.天麻微粉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5):2161-2164. 被引量:10
4 郭风仙,耿桂英,汪会玲,刘海波,支媛.透明质酸钠排除致畸性的试验[J] .食品与药品,2010,12(9):321-323. 被引量:1
5 食品卫生标准及监督管理[J] .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分册),2008,25(3):169-170.
6 金培刚.我国食品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展望[J]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5,12(2):135-138. 被引量:6
7 吴大伟,邓丽霞,魏青,何云,徐雷,范瑞泉,周炯亮.一种延缓衰老胶囊的安全性研究[J] .卫生毒理学杂志,2003,17(3):191-192.
8 郭风仙,高芃,耿桂英,汪会玲,刘海波,支媛.透明质酸钠的毒理学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31(5):316-319. 被引量:6
9 钱星文,雷晓林,彭菊,李俊葵,刘伟.欣月片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148-150.
10 李敏,高志斌,李云,黄承钰,陈一资.猪血酶解产物的毒理学安全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3):422-42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