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民主与科学》
1999年第4期4-6,共3页
Democracy &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6
-
1赵琦.论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S1):69-70. 被引量:3
-
2温向明.关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7-40. 被引量:5
-
3和学新,张利钧.关于创新及创新人才标准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12-14. 被引量:20
-
4田雪梅.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J].人民论坛,1999(10):44-44. 被引量:1
-
5黄岩,谢嘉梁.创新人才的内涵及其评价原则[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29(2):20-23. 被引量:12
-
6党传升,刘喜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改革路径[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3):113-115. 被引量:27
-
7许蒙.试论创新人才[J].中国信息导报,1999(7):46-48. 被引量:1
-
8王豪.培养创新能力 争做创新人才[J].未来与发展,1999,20(5):57-61. 被引量:6
-
9李森,郎群秀.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J].人才资源开发,1999,0(5):42-42. 被引量:2
-
10寿天德,王伟.培养科学创新人才 迎接21世纪的到来[J].研究生教育研究,1996(1):42-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
-
1张建宁.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研究——以渭南市为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20):76-81. 被引量:2
-
2王海文,林峰,李杰,廖文娟,万晓霞,卢玲.地方本科高校“导师+项目+团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数字印刷,2021(4):15-22. 被引量:7
-
3郑岩,徐健,岳兴泰,刘阳,李娟.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4,10(5):9-13.
-
4方瑾,朱黎彬,肖敏,沈绍伟.数字经济时代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进展,2024,14(5):1454-1458.
-
1王金洲.绿色科技的理论分析及发展探讨[J].石油科技论坛,2002,21(6):43-46.
-
2李兴武.新一代学人的风采──读“跨世纪学人文存”[J].中国图书评论,1998(5):14-15.
-
3卿家康.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对图书馆的挑战[J].图书馆,1984(4):3-6. 被引量:2
-
4李婧.意大利文献保护工作概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8(1):157-160. 被引量:3
-
5张俊华.《清开国经济发展史》评介[J].中国图书评论,1994,17(2):100-102.
-
6蔡小伟.成功——来自于观察和思考——我写《为了太湖不再倾斜》的体会[J].新闻知识,1996,0(3):21-23.
-
7李润波.票证收藏辨伪[J].中国档案,2010(2):74-75.
-
8杨丹.发展·机遇·合作——记2005中韩新科技国际论坛[J].国外社会科学,2006(3):91-93.
-
9张祥云.一部拓荒之作——《河南经济简史》简介[J].新闻爱好者,2005(9):22-22.
-
10郑维平.技术发展的经济史分析及其启示[J].科学学研究,1988,6(2):1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