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识分子写作或曰“献给无限的少数人”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一篇题为《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以下简称《穿》)的宣言式序言中,于坚以发起某种"民间精神运动"之势,对他所说的90年代"知识分子写作"进行了批评。其他为之助阵的文章也说是到了暴露"内在的诗歌真相"的时候了。一时间沸沸扬扬,被"个人写作"弄得"沉寂"不堪的诗坛再一次"集体兴奋"起来,
作者
王家新
出处
《大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3-89,共7页
Master
关键词
知识分子写作
具体写作
汉语诗歌
于坚
中国诗歌
个人写作
中国现代诗歌
年代
互文性
中国经验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67
1
王侃.
“女性文学”的内涵和视野[J]
.文学评论,1998(6):88-97.
被引量:61
2
张炯.
深入反映城乡之间的历史脉动——兼评刘醒龙、何申、关仁山的若干小说[J]
.小说评论,1996(1):46-48.
被引量:3
3
陈晓明.
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J]
.当代作家评论,1994(3):28-39.
被引量:36
4
秦喜清.
元叙事的危机与知识分子的坟墓[J]
.国外社会科学,1996(2):48-53.
被引量:9
5
黑黑.
悬浮于失重时代的诗歌事件[J]
.安顺学院学报,1999,4(3):29-35.
被引量:2
6
林白.
1999独白:回望[J]
.花城,1997,0(1):62-64.
被引量:2
7
王干,戴锦华.
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J]
.大家,1996(1):193-203.
被引量:31
8
陈思和.
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J]
.上海文学,1994,0(1):68-80.
被引量:245
9
王思焱.
当代小说的张力叙事[J]
.文学评论,2002(2):41-45.
被引量:25
10
于坚.
于坚谈散文及朗读[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3):74-8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李秀金.
叙事转向与身份隐喻——谈当代日常生活写作的文化生态意义[J]
.社会科学家,2009,24(7):20-23.
被引量:2
2
昌切.
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汉语文学诉求的悖论[J]
.文学评论,2000(1):30-40.
被引量:16
3
汤巧巧.
近二十年中国诗歌场域变迁[J]
.北方论丛,2012(3):34-37.
4
王又平.
新女性小说:“后之后”的人文精神建构——澄清关于新女性小说的几种误解[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1(4):41-47.
被引量:6
5
胡清华.
语言实验、公共性与另一种日常——论21世纪大陆“学者型诗人”创作的精神向度与艺术殊相[J]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1(6):66-73.
6
唐小祥.
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诗人的散文写作[J]
.文学评论,2023(5):134-142.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魏耀武.
关于“身体写作”的辨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3).
2
景国劲.
全球化背景下的汉语文学批评[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4):108-115.
被引量:1
3
景国劲.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现象的反思[J]
.文艺研究,2002(4):65-74.
被引量:1
4
王列耀.
全球化背景中菲律宾华文文学的文化取向[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1(3):14-18.
被引量:1
5
潇元.
“另类小说”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及反思[J]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2):30-33.
6
阎嘉.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寻梦想与新传统的形成[J]
.社会科学研究,2006(6):172-178.
被引量:2
7
徐新建.
当代中国的民族身份表述——“龙传人”和“狼图腾”的两种认同类型[J]
.民族文学研究,2006,24(4):107-111.
被引量:13
8
杨增和.
消费文化机制下文学经典话语权的嬗变[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4):116-119.
被引量:2
9
郑宗荣.
试析中国“新女性”作家对杜拉斯的接受[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2):75-77.
被引量:1
10
倪沫.
美国阴影下的身份忧思——解读电影《收信人不明》中的韩美关系隐喻[J]
.电影评介,2009(24):61-62.
1
郑家建.
文学史叙述的基本问题:框架、形态和时间[J]
.文学评论,2001(2):13-14.
2
王卫波.
简论晁补之的散文创作[J]
.陇东学院学报,2005,17(4):22-24.
3
张爱玲.
穿[J]
.文苑,2007(6):137-138.
4
宋福聚.
写作学——写作以外的价值[J]
.长治学院学报,2009,26(1):40-41.
5
张建初.
一草一木总关情[J]
.中国校园文学(青春号),2008,0(11):90-94.
6
王君梅.
提高文论教学实践性的新探索——读《文学批评学教程》[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29(2):126-128.
7
吴红云.
疲惫的树[J]
.金沙江文艺,2012(5):10-33.
8
艺术技巧操作的特性[J]
.文艺理论研究,1990(4):99-99.
9
王彬彬.
心债的偿还——潘旭澜先生散文读札[J]
.当代作家评论,1992(5):73-76.
10
江非.
霍俊明的街角观察史[J]
.诗林,2009,0(2):46-47.
大家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