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0-35,52,共7页
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同被引文献32
-
1吴昊雯.网络语言浅析[J].语言研究,2002(S1):297-301. 被引量:15
-
2李菡.新视野下网络传媒语言的修辞特征研究[J].作家,2012(18):173-174. 被引量:1
-
3赵华伦.网络语言特点浅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6(S2):219-221. 被引量:12
-
4陈汝.论修辞的社会心理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1):108-115. 被引量:20
-
5王未.网络语言的新修辞现象[J].修辞学习,2000(5):44-45. 被引量:7
-
6左海霞,姚喜明.修辞视角下的网络语言[J].外语电化教学,2006(1):27-31. 被引量:21
-
7连晓霞.从修辞手法看网络词语蕴含的价值取向[J].修辞学习,2006(2):44-47. 被引量:21
-
8许竹君,林伦伦.网络语言论略[J].外语电化教学,2006(4):42-46. 被引量:10
-
9郑荣馨.语言表现风格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
10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2007(6):531-535. 被引量:100
-
1刘洋,黄勤.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林纾翻译观探析[J].外语教育,2009(1):155-159. 被引量:2
-
2李明喜,叶琳.论政治因素对翻译实践的影响[J].长沙大学学报,2005,19(1):88-91. 被引量:7
-
3胡士华,陈家荫,寇亚强.六、七十年代应用文(1964—1970)[J].天涯,2001,0(1):86-89.
-
4孙辉宇.政治文献翻译——从十八大报告的翻译看中国对外政治态度[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4(5):49-49.
-
5戴燕.中国人怎样说话[J].读书,1996,0(2):108-114.
-
6王志方.试论影响汉字发展演变的语言文字因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4):121-124. 被引量:1
-
7李思敬.50年来的“社会称谓”变迁杂忆[J].语文建设,1996(9):32-34. 被引量:17
-
8兰贺馨.正在崛起的中国——从十八大报告的翻译看中国对外政治态度[J].神州,2014(3):230-230.
-
9程逸松.论外宣翻译中的语境因素[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2):124-125.
-
10王洪焕.政治语境下“不折腾”英译[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124-127.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