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能摒弃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性——与冯英菊同志商榷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民检察》1998年第8期刊载了冯英菊同志的“试论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死亡的定罪问题”一文,该文从对寻衅滋事罪法条渊源及与之同时从流氓罪中分解出来的聚众斗殴罪法条进行分析比较入手,从罪刑相适应原则和犯罪构成理论出发,提出:寻衅滋事罪不能包容重伤、死亡...
作者
朱清和
谭立
机构地区
湖南省南县人民检察院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41-41,共1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关键词
因果性
寻衅滋事罪
故意伤害罪
共同犯罪人
刑法因果关系
故意杀人罪
随意殴打他人
转化犯
共同行为
行为人
分类号
D924.115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2
1
赵嵬.
论转化犯[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3(6):44-49.
被引量:33
2
王彦,黄明儒,张杰.
试论转化犯的概念与基本特征[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7(1):31-35.
被引量:38
3
金泽刚.
论转化犯的构成及立法例分析[J]
.山东法学,1998,13(4):27-29.
被引量:40
4
何金宝.
转化犯的若干问题[J]
.法学杂志,1995,16(1):20-21.
被引量:6
5
王仲兴.
论转化犯[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0(2):29-34.
被引量:34
6
杨旺年.
转化犯探析[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2,14(6):37-42.
被引量:80
7
储槐植.
论罪数不典型[J]
.法学研究,1995,17(1):70-76.
被引量:67
8
王俊平.
转化犯及相关立法研究[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7(1):91-98.
被引量:24
9
冯英菊.
试论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死亡的定罪问题[J]
.人民检察,1998(8):14-17.
被引量:3
10
李翔.
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兼评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之规定[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5):7-10.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
1
薛进展.
转化犯基本问题新论[J]
.法学,2004(10):57-67.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肖本山.
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性质之辨正[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46-49.
2
利子平,詹红星.
“转化型故意杀人罪”立论之质疑[J]
.法学,2006(5):110-116.
被引量:21
3
徐泽春.
我国现行主要转化犯立法例评析[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5):37-40.
4
徐泽春.
转化犯立法评析[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21(4):33-36.
被引量:1
5
肖本山,赵永红.
转化犯基本问题研究[J]
.法学评论,2012,30(4):35-40.
被引量:6
6
肖本山.
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性质之辨正[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3(1):122-128.
被引量:4
7
肖本山.
为“转化型故意杀人罪”立论辩护[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5):93-99.
被引量:4
8
肖本山.
转化犯与结果加重犯关系辨析[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22(5):91-98.
被引量:3
9
王栋.
转化犯的刑法教义学分析[J]
.时代法学,2015,13(3):60-67.
被引量:2
10
何如.
聚众斗殴转化定罪相关问题研究[J]
.科技视界,2015(34):7-8.
1
张伟.
试论帮助犯的因果关系[J]
.海峡法学,2010,12(2):82-88.
被引量:6
2
吴思齐.
关于我国刑法不存在片面共犯的探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5):23-27.
3
黎坤.
浅析滥用职权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J]
.山西青年,2016,0(3):75-76.
4
冯英菊.
试论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死亡的定罪问题[J]
.人民检察,1998(8):14-17.
被引量:3
5
王北海.
谈谈刑法中的因果关系[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89(1):55-56.
6
何全民.
驳牵连关系是因果性联系的观点[J]
.河北法学,1991,9(2):37-38.
被引量:1
7
杨金彪.
帮助犯的因果关系[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27-30.
被引量:6
8
张明楷.
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J]
.法学研究,2014,36(3):3-25.
被引量:151
9
张晓明.
刑法中的偶然因果关系论不科学[J]
.现代法学,1983,5(2):29-31.
被引量:2
10
人大代表为人民——记人大代表、渭滨区马营镇燃灯寺村党总支书记冯英耀[J]
.法治与社会,2004(2):66-66.
人民检察
199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