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致胡风的信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3-162,共20页
-
1古远清.活泼鲜妍的文学心灵——评(香港)黄继持的文学评论[J].贵州社会科学,1994(3):106-109.
-
2刘纳.旧形式的诱惑——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旧体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3):188-202. 被引量:29
-
3季羡林.对于新诗的一些看法[J].文学评论,1959(3):53-55. 被引量:1
-
4陈遵平.胡适的方言文学观[J].飞天,2009(8):4-6.
-
5项静.方言、生命与韵致——读金宇澄《繁花》[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8):147-153. 被引量:14
-
6乔纳森.雷班,戈木,杨帆.现代小说写作技巧——实用文艺批评集[J].外国文学,1982(6):88-95. 被引量:1
-
7王伟.现实主义:旧形式与新可能——论詹姆逊的现实主义观[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5):59-62. 被引量:2
-
8郭冰茹.赵树理的话本实践与“民族形式”探索[J].文艺研究,2016(3):57-65. 被引量:3
-
9刘国清.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与现实主义——论茅盾在抗战文学中的贡献[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28(1):100-105.
-
10陈本益.新诗究竟是怎样从旧形式中“脱胎”出来的?[J].中外诗歌研究,2001(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