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呼兰河传》修辞技巧赏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呼兰河传》是本世纪中国文坛女作家萧红的一部散文化小说,成书于1940年。这部作品就像“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令人欲忘不能。不仅如此,它更以其对人生生存形态的关注而在时隔半个多世纪的今天仍然魅力不衰。
作者
印平
出处
《南京高师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49-56,共8页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COLLEGE
关键词
《呼兰河传》
修辞技巧
小团
散文化小说
修辞方式
修辞格
生存形态
祖父
叙事诗
中国文坛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1
熊伟明.
“A的A,B的B”结构的修辞性能[J]
.修辞学习,2002(1):13-13.
被引量:6
2
刘丽华.
鲁迅与萧红的故乡情结[J]
.鲁迅研究月刊,2004(11):34-42.
被引量:5
3
单元.
论萧红对鲁迅小说艺术创新精神的回应[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70-73.
被引量:2
4
林红.
《呼兰河传》与地域文化[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7(3):77-78.
被引量:2
5
姜振昌,宋娴.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与散文化叙述[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1):44-51.
被引量:6
6
刘为忠.
《呼兰河传》:“荒凉”一词的修辞阐释[J]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11):40-42.
被引量:4
7
秦林芳.
童年视角与《呼兰河传》的文体构成[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9):11-21.
被引量:10
8
张秀琴.
论萧红对鲁迅传统的继承[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24(6):618-623.
被引量:2
9
渠亚楠.
略论《呼兰河传》语言的变异修辞艺术[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12):48-51.
被引量:5
10
陈桂良.
情真意切 力透纸背——茅盾《〈呼兰河传〉序》的情感分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5(10):66-6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陈旭.
比喻修辞方法在萧红《呼兰河传》的应用研究[J]
.山西农经,2017(6):98-99.
被引量:1
2
郭子梦.
抒情与批判和鸣的乡土文学——《呼兰河传》初探[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6):40-47.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靖宇.
探究萧红小说《 呼兰河传》 中的修辞策略[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2):190-192.
1
关滢.
谈李清照词的修辞技巧[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6(1):124-129.
2
杜付贵.
“散文化小说”的审美特征[J]
.呼兰师专学报,2004,20(1):5-6.
3
胡茗茗.
一首古诗里的修辞格(组诗)[J]
.诗潮,2009(12):40-42.
4
苗雨时.
诗论二题[J]
.邯郸大学学报,1999,12(3):23-27.
被引量:3
5
崔金鹏.
老人(外一首)[J]
.诗歌月刊,2011(2):80-80.
6
尹政祥.
新写实小说:一种嬗变的流派[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4,18(3):114-116.
7
韩淑芹.
《牡丹亭》中的典型修辞格及其英译赏析[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4):178-179.
被引量:3
8
陈孝英.
幽默与修辞格——《漫话幽默》之三[J]
.喜剧世界(上),2014,0(12):48-49.
9
沈微微.
红楼梦中薛宝钗诗词的修辞艺术[J]
.青年文学家,2013,0(4X):175-175.
10
魏雪.
简论新时期散文化小说创作“热”[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8(4):79-82.
南京高师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