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初探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已较成熟,并已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系统操作方法.而在我国,1994年央行才提出试行这一管理模式.从试行的情况看,存在一些问题,证明要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照搬是不行的,需要对其作深刻的认识和拓展.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其产生的经济背景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银行管理理论发展的产物.这一理论认为:只有根据经济及金融发展状况,以资本来源制约资本运用,适时调整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才有可能实现商业银行“三性”的最佳统一.这一理论本身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而限制其过度扩张力,防止银行信用危机.我国央行以前主要靠规模管理来调整商业银行经营能力,其存在的经济基础是计划经济,属于较为粗放的管理方式,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时常出现有资金无规模,不能放款;有规模无资金,难以放款的金融抑制现象,不利于商业银行不断地发挥最大的经营能力,实现商业银行资本运行的最佳状态.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定及发展,使得规模管理失去了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商业银行时常出现反规模经营的现象;而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由直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为主。
作者 陈文举 郑振
出处 《西部金融》 1998年第12期13-14,共2页 West China Financ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