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部(城区)方言的语气词“唦[sa^(21)]”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用方言研究中常用的描写法,对四川南部(城区)方言的语气词"唦"的用法、语气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出"唦"用于是非问句末时,相当于普通话的"是吧",来源于反复问形式。用在反问句末时,相当于"吗(么)"或"啊",缓和反问语气。
作者
谢小丽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30-34,共5页
Journal of the Graduates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是非问句
求证
合音
反问句
缓和语气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黄国营.
句末语气词的层次地位[J]
.语言研究,1994,14(1):1-9.
被引量:32
2
徐杰,张林林.
疑问程度和疑问句式[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8(2):71-79.
被引量:40
3
吕叔湘译,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1979.
共引文献
69
1
吴勇,徐隽.
立场表达视域下的汉语附加句问答不对称语用分析[J]
.大连大学学报,2023,44(1):59-67.
2
杨永龙.
先秦汉语语气词同现的结构层次[J]
.古汉语研究,2000(4):23-29.
被引量:11
3
李素琴.
论信疑度对语气副词词义的影响[J]
.作家,2011(6):181-182.
4
黄国营.
语用成分在汉语句法结构中的投影[J]
.语言研究,2000,20(1):64-67.
被引量:6
5
齐沪扬.
论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建立[J]
.汉语学习,2002(2):1-12.
被引量:54
6
于康.
“V不得”的否定焦点与语法化过程[J]
.语文研究,2004(2):15-19.
被引量:13
7
陈前瑞.
“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J]
.中国语文,2005(4):308-319.
被引量:35
8
郭婷婷.
现代汉语“吗”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85-89.
被引量:6
9
李爱红,徐莉莉.
也论“来着”的句法位置[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2):176-178.
被引量:2
10
丁雪欢.
初中级留学生是非问的分布特征与发展过程[J]
.世界汉语教学,2006,20(3):103-112.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12
1
彭锦维.
重庆话语气词的特点[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S2):55-57.
被引量:4
2
周家筠.
成都话的“得”[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68-74.
被引量:5
3
邓英树.
仁寿话的语气词“哆”和“喔”[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3(3):68-70.
被引量:3
4
赖先刚.
乐山话中的一些句法和语用成分[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15(4):64-67.
被引量:4
5
赖先刚.
四川方言中几个语气词的语法化问题[J]
.宜宾学院学报,2006,6(3):100-102.
被引量:6
6
蒋红梅.
谈谈四川方言中的语气词“哈”[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8):97-98.
被引量:8
7
刘红曦.
试析重庆方言的单音节语气词[J]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00,16(4):43-47.
被引量:5
8
向梦冰.
万州方言疑问句中语气词、疑问语调、疑问代词的搭配[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9):53-55.
被引量:1
9
杨雪漓,陈颖.
四川方言语气词“哦”的情态解释[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1):5-7.
被引量:1
10
高廉平.
川北三县市方言语气词“的”[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8-3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宋佳仪.
四川方言语气词研究综述[J]
.北方文学(中),2016,0(3):135-1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星妤.
关于成都方言语气词的探究[J]
.北方文学(中),2016,0(11):113-113.
1
王健.
睢宁话的反复问句[J]
.高校教育管理,1999(3):101-103.
被引量:2
2
邢福义.
现代汉语的特指性是非问[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73-90.
被引量:34
3
张秀清.
“只麽”的新用法[J]
.古汉语研究,2004(3):30-30.
4
孙畅.
语气增词法[J]
.商情,2013(11):233-233.
5
章一鸣.
《水浒传》中与反复问相关的几种句式[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95-97.
被引量:1
6
赵金枝.
无为话中“可VP”式问句的表意与表时态功能[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8,0(4):161-162.
被引量:2
7
王丽.
福建仙游盖尾话的四种[M.VP-neg]反复问句[J]
.方言,2015,37(2):164-172.
8
王芳.
“何以……为”系列固定结构之我见[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6(3):59-61.
被引量:1
9
曹小云.
《论衡》疑问句式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2):245-248.
被引量:1
10
马玉凤.
语气副词“又”与“并”、“还”对比分析[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8):158-159.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