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卫星图像的热岛效应,研究福州市区用地动态变化
被引量:1
出处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1998年第2期50-52,共3页
Jour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同被引文献5
-
1林志垒.福州市热岛效应动态分析研究[J].东北测绘,2001,24(1):3-5. 被引量:16
-
2窦建奇.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思考[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18(3):76-78. 被引量:22
-
3孙飒梅,卢昌义.遥感监测城市热岛强度及其作为生态监测指标的探讨[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1):66-70. 被引量:63
-
4陈云浩,李晓兵,史培军,何春阳.上海城市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分析[J].地理科学,2002,22(3):317-323. 被引量:123
-
5赵昭昞.福州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福建水土保持,2001,13(4):4-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张保安,钱公望.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7,26(2):88-91. 被引量:23
-
2冯欣,应天玉,李明泽,龚文峰,范文义,杜华强.哈尔滨市热岛效应与绿色空间消长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5):55-56. 被引量:6
-
3耿庆龙,陈蜀江,魏真真,张瑞波,马慧燕.基于RTI的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分析研究——乌鲁木齐市为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7,22(5):618-621. 被引量:4
-
4任永建,周锁铨,吉宗伟,孙善磊,陈湘雅.基于遥感的绍兴市热岛效应研究[J].科技通报,2008,24(4):473-479. 被引量:4
-
5贡璐,吕光辉.基于景观的干旱区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中国沙漠,2009,29(5):982-988. 被引量:16
-
6王天星,陈松林,阎广建.地表参数反演及城市热岛时空演变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5):697-702. 被引量:34
-
7郑定华,张友胜,黄国阳.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4):96-98. 被引量:7
-
8高学慧,黄淑娥,颜流水,祝必琴.基于MODIS遥感资料的江西省双季早稻估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35(2):290-295. 被引量:6
-
9苏雅丽,杨燕琼.东莞市区热力场与植被覆盖关系动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2):187-192. 被引量:2
-
10马雪莹,李小梅,祝修高,傅佳丽,彭璐.校园绿化植被对夏季高温的调节功能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28-36. 被引量:7
-
1马万良.合用卫星图像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城区分类[J].遥感信息,1990,12(1):29-33.
-
2曹桐生,田景春,赵银兵.基于Google Earth的成都和西安城市形态对比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7):12-14. 被引量:1
-
3城市灯光亮,乳癌风险高[J].分忧,2016,0(6):60-60.
-
4城市灯光亮乳癌风险高[J].东西南北,2016,0(8):7-7.
-
5璐璐.城市灯光亮 乳癌风险高[J].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16,0(11):55-55.
-
6张佑林,谢尔宾纳.利用辅助绝热材料提高回转窑热效率[J].水泥技术,2005(4):28-30. 被引量:1
-
7杨春泽.木结构建筑火灾中防火墙高度对相邻建筑的影响[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2(10):1089-1092. 被引量:6
-
8魏彬.监测森林火灾的千里眼[J].消防月刊,1998(9):45-45.
-
9Christiane Weber,周彦,陈素素.相互作用模型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J].国外城市规划,2006,21(3):77-82. 被引量:1
-
10Nicolas Champion,Franz Rottensteiner,Leena Matikainen,Xinlian Liang,Juha Hyypp,Brian P.Olsen,李成龙.建筑物自动变化检测方法的测试[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2012,0(2):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