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外国语言文学》
1998年第1期1-3,共3页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同被引文献57
-
1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18(3):52-57. 被引量:380
-
2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17-23. 被引量:1295
-
3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外语界,2002(4):27-35. 被引量:289
-
4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45-48. 被引量:531
-
5马广惠.高分组学生与低分组学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研究[J].外语界,1997(2):39-41. 被引量:180
-
6洪岗.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23(4):56-60. 被引量:357
-
7刘润清.决定语言学习的几个因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2(2):36-45. 被引量:223
-
8史耀芳.浅论学习策略[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7(3):55-58. 被引量:56
-
9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3):61-66. 被引量:1153
-
10黄国文.从以结果为中心到以过程为中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1-1. 被引量:79
引证文献11
-
1国辉,冯蕊.学习策略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时代文学,2008(8):42-42. 被引量:1
-
2陈春彤.“哑巴英语”之微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47-48.
-
3王琼.语际语用学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迪[J].福建外语,2001(1):23-31. 被引量:15
-
4姚鸿琨.对L2输入的再认识[J].福建外语,2001(1):32-36. 被引量:3
-
5张丽丽.外语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及其效果的测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8):52-53. 被引量:3
-
6肖建壮.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2):58-60. 被引量:2
-
7赵娟.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29(7):152-154. 被引量:1
-
8徐江涛,杜伟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形成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1,0(17):70-70.
-
9黄惠晖.“哑巴英语”探源[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1999(4):20-23. 被引量:4
-
10孙明玉,张晓利.英语学习者听力策略的性别差异分析[J].海外英语,2014(20):63-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0
-
1单谊.语用习得认知特性框架下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与思辨能力培养[J].语言与文化研究,2020(1):26-38.
-
2宁中年.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139-140. 被引量:2
-
3傅玲芳.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原因探微[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4):86-89. 被引量:8
-
4江晓红.语际语用学的课堂研究——恭维语与恭维语回应的可教性探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5,26(1):67-70. 被引量:9
-
5赵李明.从补缺假说看“哑巴英语”的成因及教学对策[J].甘肃农业,2006(1):204-204. 被引量:1
-
6谢津津.浅论二语习得交互假设理论与外语教学[J].职业技术,2006(24):101-102. 被引量:1
-
7李军,薛秋宁.语际语用学及其应用[J].语言文字应用,2007(1):70-77. 被引量:8
-
8刘慧.美国电影《风月俏佳人》中会话含义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5):221-221.
-
9吴碧宇.英语自主学习中性别差异的心理学解释与教育管理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1):61-65. 被引量:5
-
10叶燕妮,张若兰.英语专业学生性别差异与语言学习策略关系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49-52. 被引量:7
-
1郭雷,许冰.论文学翻译中的“神似”[J].心事,2014(6):147-147.
-
2魏焕华.“破坏”的译法何其多——法律英语漫谈四十二[J].英语世界,2012(12):108-109.
-
3葛莉萍.话题19 世界和环境(The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5,0(12):60-61.
-
4许明武,葛瑞红.翻译与文化自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4):102-105. 被引量:13
-
5杨梦雅.浅析中学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天津教育,2014,0(10):47-48.
-
6魏佑海.创建英基国际语刍议[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1(4):71-82.
-
7黄振华.论文化多样性与翻译的使命[J].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90-190. 被引量:3
-
8李赋宁.争取外语“过关”[J].外语教学与研究,1962,4(1):6-8. 被引量:1
-
9四川大学举办“环球研究生巡回研读班”获得成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2(3):50-50.
-
10Brian Braiker,秦毅忠.全球同映 共为和平[J].英语文摘,2008,0(7):5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