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80-86,共7页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22
-
1辛世俊.能动与受动: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2):5-10. 被引量:6
-
2李欣复.论生态美学[J].南京社会科学,1994(12):53-58. 被引量:51
-
3封孝伦.从自由、和谐走向生命——中国当代美本质核心内容的嬗变[J].贵州社会科学,1995(5):44-49. 被引量:16
-
4[4]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
5郑玄.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27.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7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
8潘知常.再谈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J].学术月刊,2000,(5):49-56.
-
9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
10爱莲心.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二级引证文献17
-
1龚丽娟.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模型及生长路向[J].贵州社会科学,2023(12):31-40.
-
2陈保学.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审美价值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4(2):39-41. 被引量:1
-
3徐凤萍.关于高中语文美学教育的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1(10):14-14. 被引量:1
-
4杨东,贾永圣.生态与生命的交响——袁鼎生生态美学与封孝伦生命美学的比较研究[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4(6):38-40.
-
5石长平.实践是生命存在的方式——实践与生命美学、存在论美学之关系散论[J].上海文化,2018(12):23-31.
-
6鲁丹,张燕,袁洁梅.园、院、筑——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楼及陶行知研究馆创作探析[J].建筑与文化,2016(10):160-161.
-
7孙旭鹏.庄子“安性”而“无情”的养生之道[J].中国道教,2018,0(2):64-67.
-
8封孝伦.生命美学的边界[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8,0(9):5-8. 被引量:1
-
9刘剑.生命经验:接着生命美学讲[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8(10):8-12.
-
10邓桂英.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的文化间性伦理及启示[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8(11):16-19. 被引量:1
-
1肖云恩.审美自由的“天地境界”——论“吾与点也”的审美意蕴[J].柳州师专学报,2010,25(2):5-8.
-
2胡宁非.试论审美感兴的“个人性”与“超越性”的关系[J].经营管理者,2009(19):319-319.
-
3阳晓儒.中西审美意象比较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3(3):12-15. 被引量:1
-
4洪蔚.让我们成为公共空间的主人[J].新华月报,2013(9):48-49.
-
5王文才.论审美体验[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1(3):33-34.
-
6阳晓儒.中西审美意象比较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1997(2):115-119. 被引量:1
-
7张青岭.“非功利”概念内涵的演变和界定[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0(1):65-67.
-
8周杰.论庄子自由与美[J].艺海,2014,0(12):25-26.
-
9张晶.审美感兴论[J].学术月刊,1997,29(10):79-84. 被引量:14
-
10彭公亮,王清汉.试论审美活动的人文品性及其与实践的关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2(7):4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