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1-53,共3页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1
-
1林丹娅.中国女性文化:从传统到现代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7(1):71-77. 被引量:13
-
2周乐诗.换装:在边缘和中心之间——女性写作传统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策略[J].文艺争鸣,1993(5):72-78. 被引量:12
-
3[1]胡坤.蓝色的阴影——中国妇女文化观照[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3.
-
4[4]孙珉.人迹罕至的地方[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9.
-
5张茂华、丌宏易:《中华传统文化辞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
6胡坤:《蓝色的阴影--中国妇女文化观照》,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
7马书田:《中国民间诸神》,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
-
8中国民间许多节日与妇女有关,本文主要论述这些节日习俗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因为对这种类型的节日缺乏一个统一名称,故本文将之称为"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
-
9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会稽典录》中将端午节说成是为纪念汉代为尽父孝而投江溺死的曹娥.本文即取这一传说.
-
10观音菩萨在印度佛教系统中是男身,但到中国后,大约从唐朝开始,逐渐演变为女身,宋元后定型为女身.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故对观音的汉化及性别转化不作分析.
-
1郑必俊.在历史科学中永生──怀念邓广铭老师[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1):4-9.
-
2冯敏.从“和亲”看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30(5):94-95.
-
3丁鼎.《仪礼·丧服》所体现的周代宗法制度与伦理观念[J].民俗研究,2002(3):90-103. 被引量:5
-
4周国林.王国维“殉清说”补证[J].浙江学刊,1996(2):97-97.
-
5丁鼎.《仪礼·丧服》与其他先秦文献所载丧服制度之比较研究[J].文史哲,2002(4):120-124.
-
6丁鼎.“降服”论略[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1):17-20.
-
7戈海洋.小议《仪礼·丧服》“为人后者”之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9):82-83.
-
8黄斌.从“和亲”政策看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的发展轨迹[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22-26. 被引量:1
-
9郑必俊.关于中国古代妇女立世精神的几点思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3):5-16. 被引量:4
-
10丛彩娥,杨世谷.封建社会“禁后宫乱政”的成败得失[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4(4):147-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