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喹诺酮类抗生素抗菌后效作用(综述)
被引量:
2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抗生素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PAE)是对数期细菌被特定抗菌素短暂作用后的迟缓期或恢复期。可作为细菌对抗菌素敏感性的结构特征性指标。1994年。
作者
周黎明
彭昆
机构地区
华西医大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出处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9-14,共6页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关键词
氟喹诺酮药物
后效作用
类抗生素
绿脓杆菌
血药浓度
肠杆菌
喹诺酮类
革兰氏阴性菌
细菌
抗菌药物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1
方翼,王睿,刘皈阳,刘庆锋,陈迁,周亮,秦廷兵.
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7,22(1):67-70.
被引量:61
2
王睿,刘卫.
氧氟沙星与哌拉西林单用或联合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J]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3,18(5):383-386.
被引量:24
3
李显志,王浴生.
抗生素抗菌后效作用的研究[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0,11(6):439-444.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王睿,临床抗菌治疗手册,1994年,169页
2
Wolfson J S,喹诺酮类抗微生物药,1991年,78页
共引文献
108
1
张书华.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10):71-72.
被引量:4
2
王睿,朱曼,张永青,陈騉,梁蓓蓓.
加替沙星体外抗生素后效应期间大肠埃希菌形态学变化研究[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3(5):13-18.
3
朱曼,王睿,张永青,梁蓓蓓.
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体外抗生素后效应期间大肠埃希菌菌体大小及DNA含量变化[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3(5):45-49.
4
陈曦,张敏,王留彬.
抗生素后效应与儿科临床[J]
.兵团医学,2006(2):10-12.
5
朱曼,王睿,张永青,梁蓓蓓.
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体外抗生素后效应期间大肠埃希氏菌菌体大小及DNA含量变化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4,29(7):418-422.
被引量:5
6
张永青,王睿,朱曼,张健鹏,张咏梅,同军.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头孢美唑抗生素后效应期间大肠埃希菌形态学特征[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10):1123-1127.
被引量:2
7
孔令春.
抗生素后效应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4,13(12):76-77.
被引量:2
8
吴健.
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意义[J]
.安徽医药,1997,1(4):19-21.
9
陈建秀,甄利.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合理应用[J]
.中国药业,2005,14(3):71-72.
被引量:8
10
李向平,李电明,郭庭江.
抗生素后效应与合理用药[J]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3):369-371.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36
1
童明庆.
抗菌药的PK/PD理论与抗菌药的药效研究[J]
.药品评价,2004,1(1):55-59.
被引量:6
2
商成杰,邹承淑,李君文.
国内外织物抗菌卫生整理的进展[J]
.纺织科学研究,2005,16(2):14-20.
被引量:9
3
刘晨,计芬芬,顾珍,王爱兵.
纤维及其制品抗菌性能的动态测试[J]
.合成纤维,2005,34(10):43-46.
被引量:7
4
倪芳,童明庆,刘根焰,顾兵,赵旺胜,潘世扬,黄珮珺,文怡,梅亚宁,柏兵.
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后效应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2):1239-1242.
被引量:8
5
刘晨,王爱兵,计芬芬.
关于纺织品抗菌性判定的思考[J]
.印染,2006,32(8):34-38.
被引量:6
6
余文海.阿莫西林每日一次疗法治疗链球菌性咽炎[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9,20(6):285-285.
7
唐荣福,于星,尹武华.
青霉素两种不同给药方法的比较研究[J]
.中国药房,1997,8(4):163-163.
被引量:18
8
解斌 王建中 吴素芳.实用新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0.
9
[1]McDonald PJ,Craig WA,Kunin CM.Persistent effect of antibiotics on Staphylococcus arueus after exposure for limited periods of time[J].J Infect Dis,1977,135(2):217-223.
10
[2]Odenholt,Tornquist I,et al.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apy,1992,36(9):1963.
引证文献
2
1
张守钗,刘小康.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8,30(1):17-20.
被引量:9
2
蒋洁蓉,杨瑶,王田田,黄璐,黄启英.
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中试验菌活性确定的研究[J]
.丝绸,2015,52(3):26-3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张守钗,张玲玲,陈苏婉,吴海燕,刘小康.
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对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后效应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0(6):1071-1074.
被引量:5
2
吴巧稚,王霆.
β-内酰胺类及其复合制剂抗生素后效应研究进展[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3):160-163.
被引量:1
3
顾兵,倪芳,朱倩,梅亚宁,赵旺胜,文怡,刘根焰,王虹,童明庆,潘世扬.
大蒜素对MRSA和白念珠菌后效应的研究[J]
.临床检验杂志,2011,29(1):7-9.
被引量:3
4
江心怡,张露蓉,宋如珺.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复合制剂使用的因素分析[J]
.抗感染药学,2011,8(1):48-51.
被引量:6
5
罗晓媛,李晋.
β-内酰胺抗生素持续静脉滴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安徽医药,2011,15(5):635-636.
被引量:4
6
黄玉宇,沈夕坤,张露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细菌耐药性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0-41.
被引量:1
7
陈冕,杨冠聪,邓冬梅,朵辰.
儿科门诊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82-83.
8
崔旸,蒋金元,孙天宇,郭青龙.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3,24(5):528-532.
被引量:2
9
张倩,陈晓洁,王璐,劳继红.
抗菌实验操作细节对测试效果的影响[J]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6,37(1):6-9.
被引量:2
10
俞春华,乔鹏娟,董文洪,袁利华,宋伟华.
含锗面料的负离子、远红外及抗菌性能测试[J]
.丝绸,2017,54(12):17-20.
被引量:8
1
潘启超.
抗生素后效作用及其在感染治疗中的意义[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3,9(4):220-225.
被引量:24
2
George K Daikos,黄乐毅.
抗生素后效作用及其他一些因素在连续与非连续抗生素治疗中的作用[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2,13(2):135-137.
被引量:1
3
潘启超.
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若干问题(下)[J]
.广东药学,1994,4(1):72-74.
被引量:1
4
乔汉臣.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2,19(1):66-70.
被引量:4
5
雷军,王浴生.
抗菌后效作用的研究进展[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7,0(2):18-24.
6
周黎明,田汉文,朱玲,王浴生.
三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后效作用初步研究[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7,0(3):51-51.
7
李秀美,苏家茹.
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J]
.首都医药,1998,5(12):22-23.
8
Cooper M A,黄为.
万古霉素和Teicoplanin的体外抗生素后效作用的比较[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1,12(5):373-374.
9
Minguez F,李敏.
Isepamicin与其它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后效作用的比较[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2,13(1):48-49.
10
张守堂,宋广群,李荣.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与合理应用[J]
.药学实践杂志,2008,26(6):453-454.
被引量:12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