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虎西山的诗歌,无论从取材还是立意方面来说,应把它放在“乡土诗”这一文学范畴中。中国是一个负荷了沉重的乡土精神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实际上就是乡土精神不断完善的文明。乡土文学的每一次兴起,往往是在某种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为扭转和平衡文化的倾斜而谋求的新的选择和新的价值取向。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作为现实主义的创作阵营,一直与唯美主义、现代主义相冲突,双方的每一次兴起都与某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有关。20年代、30年代、40年代都相继兴起过乡土文学,无论小说、诗歌、戏剧都波及到了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对乡土的写实及其对欧化倾向的抵触;进入新时期,以朦胧诗为先导的现代派思潮驰骋中国文坛;在80年代中期,“朦胧诗人”告别文坛,口语诗、后现代派、新感觉派、“第三代”等等,相继登上诗坛,宣言众多,主张林立。整个诗坛处于一个混乱状态。诗人们如昙花一现。但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诗人们改变了过去的盲目。
出处
《朔方》
1998年第7期53-56,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