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命名存在的憧憬及悲悯的时代良心——论曹禺戏剧创作的文学普遍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曹禺优秀剧作的诞生至少起源于两种文学普遍精神:人呼求生存真相、为存在命名的形而上憧憬;作为时代良心的写作者直面人生的怜悯与恐惧。此两点构成一个时代作家的“基本姿态”;也成就了曹禺作品不朽的艺术性与现实性。这两种精神的共同指归在于生存超越。在曹禺“命名”与悲悯的写作中,隐含着到达这一指归的种种可能。
作者
罗佳伟
出处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49-54,104,共7页
关键词
命名
怜悯与恐惧
悲剧的知
生存超越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宋剑华.
曹禺早期话剧中的基督教伦理意识[J]
.江汉论坛,1988(11):48-54.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
1
王凤霞.
近二十年来对曹禺戏剧的比较文学研究综述[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69-72.
被引量:2
2
刘建设.
《雷雨》解读史(下)——人与命运层面上的《雷雨》解读[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6(10):71-72.
3
高虹.
灵魂的忏悔与救赎——从周朴园的形象看曹禺作品的原罪意识[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4):64-66.
被引量:1
4
袁国兴.
曹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2):93-109.
5
申利锋,唐小娟.
曹禺戏剧比较研究概述---《曹禺比较研究》导言曹禺戏剧比较研究概述[J]
.中文论坛,2021(1):9-23.
1
邹惠玲.
阿瑟·密勒的悲剧观与《推销员之死》[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2):44-47.
被引量:4
2
淳于永琦.
关于悲剧与悲剧性人物的再认识——兼谈《推销员之死》的现实意义[J]
.北方论丛,1999(2):80-82.
被引量:2
3
卢迪.
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分析亚里士多德悲剧论中“怜悯与恐惧之情”[J]
.北方文学(中),2013(5):71-72.
4
侯小珍.
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论视域中的《呼啸山庄》[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2):74-75.
被引量:2
5
何芳.
诗意化之魅力悲剧——评《玻璃动物园》[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2):50-53.
被引量:2
6
田兆耀.
汉译《诗学》悲剧定义之比较研究[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3):401-406.
被引量:1
7
张婵.
惨然的冷色——谈鲁迅的《秋夜》[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8):15-15.
8
夏榆.
优雅的叛逆[J]
.新世纪周刊,2014(29):86-86.
9
陈东东.
论诗片段[J]
.上海文学,2008,0(9):74-77.
10
徐琳媛.
怜悯与恐惧的卡塔西斯——比较《沙恭达罗》与《美狄亚》[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8):165-165.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