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档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20,共4页
ARCHIVES
共引文献26
-
1朱红.口述历史出版物热潮透视[J].出版科学,2006,14(4):37-40. 被引量:7
-
2杨雁斌.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下)[J].国外社会科学,1998(3):3-8. 被引量:18
-
3徐国利,王志龙.当代中国的口述史学理论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5(1):118-125. 被引量:32
-
4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与文学历史节点的延伸[J].文艺争鸣,2005(4):74-76. 被引量:10
-
5王天红.口述历史:国家图书馆关注的新领域[J].图书与情报,2006(5):20-23. 被引量:20
-
6陈华.口述历史对志书编修的启发[J].中国地方志,2007(1):45-50. 被引量:2
-
7李安峰.口述史学与“大跃进”史研究[J].前沿,2009(6):195-197. 被引量:3
-
8董明,王晓华.唐德刚博士学位考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8-129.
-
9辛逸,高洁.口述史学新解--以山西十个合作社的口述史研究为例[J].中共党史研究,2011(8):109-115. 被引量:10
-
10刘艳阳.《胡适口述自传》的史学特色[J].沧桑,2011(5):83-85.
同被引文献172
-
1王子鹏.基于多案例的“区块链+电子文件管理”应用前景研究[J].浙江档案,2020,0(2):36-39. 被引量:9
-
2吕明军.口述档案及其兴起[J].档案,1986(6):6-9. 被引量:12
-
3陈俊华.口述历史——图书馆史研究的新途径[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5(4):17-20. 被引量:34
-
4杨雁斌.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8(2):3-7. 被引量:48
-
5杨雁斌.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下)[J].国外社会科学,1998(3):3-8. 被引量:18
-
6陈俊华,高晓军.METS在口述历史数字化保存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12):32-36. 被引量:6
-
7沈固朝.与人民共写历史——西方口述史的发展特点及对我们的启发[J].史学理论研究,1995(2):98-107. 被引量:23
-
8李侃.南国曲苑花正红——广西曲艺六十年简述[J].南方文坛,2009(S1):97-100. 被引量:3
-
9王茂跃.关于口述档案概念的困惑[J].山西档案,1998,0(6):15-16. 被引量:22
-
10黄项飞.口述档案:构筑民族的立体记忆[J].山西档案,2004(5):12-15. 被引量:9
引证文献17
-
1闫静.口述档案——军史部门与档案部门的最佳合作切入点[J].军事历史研究,2010,24(S1):82-85. 被引量:1
-
2宛志亮.“口述档案”若干问题辨析[J].档案,1999,0(5):23-24. 被引量:8
-
3赵局建,康蠡.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综述[J].兰台世界(下半月),2010(5):26-27. 被引量:8
-
4王利伟.口述档案与校史研究[J].山西档案,2010(3):41-43. 被引量:11
-
5臧运祜.从“广田三原则”到“近卫三原则”——抗战爆发前后日本对华政策的“表”与“里”[J].社会科学研究,2011(5):148-160. 被引量:6
-
6朱玲.口述档案在校史编研中的作用[J].大众科技,2011,13(10):232-233. 被引量:3
-
7张敏,吴珊珊.口述档案情感价值研究[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5):250-251. 被引量:1
-
8李扬新.“口述档案”争议的实质及启示[J].档案,2000(3):7-9. 被引量:10
-
9晏红莲.不容小觑的历史记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0):160-161.
-
10王茂跃.口述档案概念异议——从一份口述记录说起[J].档案,2000(6):8-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0
-
1彭昕.“口述历史”项目之“首博创业史(一期)”项目小记[J].首都博物馆论丛,2019(1):175-184. 被引量:1
-
2殷子烨,张华.“互联网+”下高校名人声像档案建设与育人[J].办公自动化,2020,25(22):17-20.
-
3何欢欢.略论口述档案及口述档案工作的开展[J].浙江档案,2006(7):13-15. 被引量:8
-
4蒋冠,瞿良毅,陈修锋.口述档案的身份识别及其凭证价值新探[J].档案管理,2007(3):32-34. 被引量:9
-
5薛鹤婵.试论口述历史档案的价值[J].档案与建设,2007(8):4-6. 被引量:4
-
6刘旭光,薛鹤婵.试论口述档案的价值[J].档案学通讯,2007(4):88-91. 被引量:29
-
7王素红.口述档案——我国档案工作的新视角[J].兰台世界(下半月),2008(2):26-27. 被引量:9
-
8徐玲丽.突破概念界限 追求历史永恒——关于“口述档案”档案属性的思考[J].山西档案,2009(2):47-49. 被引量:6
-
9刘扬,归吉官.再论口述档案[J].档案管理,2010(3):27-29. 被引量:2
-
10赵局建,康蠡.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综述[J].兰台世界(下半月),2010(5):26-27. 被引量:8
-
1左皓劼,张涛.值得填补的空白——谈图书馆的口述史料资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6):20-21. 被引量:2
-
2黄迎风.美国现代口述史学考察印象[J].北京党史,2012(5):57-58. 被引量:4
-
3辛逸,高洁.口述史学新解--以山西十个合作社的口述史研究为例[J].中共党史研究,2011(8):109-115. 被引量:10
-
4朱红:口述史学让历史平民化[J].出版参考,2006(09S):4-4.
-
5樊公裁.出版界的隐忧[J].中国出版,1994(6):34-34.
-
6黎淑莹.在革命纪念性博物馆运用口述史之探析[J].中国博物馆,2005(4):14-17. 被引量:9
-
7谭志斌.国内口述历史著作述评[J].兰台世界(中旬),2012(9):31-32. 被引量:1
-
8王宇英.多媒体融合的口述历史影像传播[J].重庆社会科学,2012(11):79-83. 被引量:6
-
9田尚秀.保存口述记忆:档案工作者神圣的职责[J].中国档案,2006(1):30-31.
-
10全根先.口述史、影像史与图书馆文献体系建设[J].图书馆界,2015(2):1-4.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