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滔滔东流的黄河水不仅哺育了勤劳善良的华夏民族,也哺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经过历史的变迁而延续至今的岁时年节就沉淀了丰厚的民俗习惯和民俗文化。除了清明,被人们称为"鬼节"的十月一,就是一个具有突出特点的节日。旧历的十月初一,是民间盛行的"送寒衣节",又称"烧衣节"。是黄河文化培育出的一个节日。这时东西万里的黄河流域已是朔风日紧的初冬季节,农事已基本完毕,农家纷纷修糊门窗,换上冬装。在儒家孝亲传统与原始宗教"灵魂不灭"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由阳世想到阴间,以为远在冥世的亲人也要添置寒衣。因此,民间逐渐形成了十月一上坟送钱、送衣物的风俗。因为这套仪式专门为亡者举行,故寒衣节又可称为鬼节。据民间传说,此节起源于孟姜女寻夫送衣。孟姜女新婚不久,丈夫就被秦王征去修长城,累死于边塞,葬于长城之下。冬季将至,孟姜女为送冬衣,万里寻夫,可怜竟连丈夫的尸体也找不到,她悲愤欲绝,放声恸哭,终于感动了苍天,雨注雷鸣,长城崩塌,孟姜女得以找到丈夫的尸骨,亲手为他敛尸穿衣,由此才兴起了送寒衣的风俗。
出处
《走向世界》
1997年第3期27-27,共1页
Open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