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档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45-48,共4页
ARCHIVES
同被引文献17
-
1谷祖纲.“黄河象”出土三十年[J].大自然,2003(4):53-55. 被引量:1
-
2朱士光.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17(3):4-11. 被引量:27
-
3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A]..《竺可桢文集》[C].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75-498页.
-
4.《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上册》[A]..《尚书正义卷6》[C].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150、151页.
-
5[美]唐纳德·沃斯特著 侯文蕙 译.《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中文版序[M].三联书店,2003年版..
-
6朱震达 王涛.《中国土地的荒漠化及其治理》[M].宋氏照远出版社,1998年版.第33-36页.
-
7马永强.《近代甘肃灾荒备忘录》[J].档案,2001,.
-
8.《史记·周本记》[M].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2-114页.
-
9.《史记·秦本记》[M].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7、114页.
-
10庞尚鹏.《清理大同屯田疏》[A]..《明经史文编》第5册,卷359[C].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70、3871页.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张小明,樊志民.生态视野下长安都城地位的丧失[J].中国农史,2007,26(3):29-36. 被引量:9
-
2杨红伟.明清时期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机制研究[J].学术研究,2010(6):122-126. 被引量:3
-
3王文利.多元与一体的调适——以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为例[J].新疆社会科学,2011(2):110-114. 被引量:2
-
4刘敏.走向低代价开发:西北开发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应对[J].社会学评论,2013,1(2):11-16. 被引量:2
-
5吴利娜.近代以来西北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2):90-92. 被引量:1
-
6邓世秀,展东辉.2017年甘肃省肃南县鼠疫防治监测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8,33(5):67-69. 被引量:4
-
7胡晓俊,王文浩.西北地区魏晋时期的自然环境特征[J].长江丛刊,2017,0(8):110-111.
-
8魏静,王欢元,孙增慧,张露.富平石川河的生态修复[J].生态学杂志,2019,38(8):2545-2552. 被引量:12
-
9安晓英.祁连山张掖段生态屏障建设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9,0(16):41-42.
-
10钟业喜,邵海雁,徐晨璐,冯兴华.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展与展望[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4(1):95-101. 被引量:18
-
1吴建华,邹红兵,杜志刚.甘肃的人口素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5(3):112-117.
-
2闫倩.甘肃人口增长的特点分析[J].西北人口,1999,20(1):53-55. 被引量:1
-
3端木锡琦.澳大利亚的人口和移民政策[J].人口研究,1985,9(2):53-56.
-
4岳青.甘肃人口婚姻状况简析[J].社会科学(甘肃),1985(1):54-58.
-
5王乃真.试论甘肃控制人口任务[J].西北人口,1990,11(4):25-29.
-
6陈波.从“五普”资料看甘肃人口的变化及特点[J].西北人口,2002,23(3):17-18. 被引量:2
-
7凌晓文.甘肃人口计生工作关注民生问题的实践和思考[J].西北人口,2007,28(5):116-119.
-
8王乃真,张爱民.甘肃人口近期发展及其对策[J].西北人口,1988,9(2):1-4.
-
9李树海.从“五普”数据看甘肃人口老龄化问题[J].西北人口,2003,24(1):39-40. 被引量:5
-
10岳青.甘肃人口性别结构演变及对婚姻家庭的影响[J].社会科学(甘肃),1987(3):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