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新论
出处
《绥化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7-25,共9页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参考文献2
-
1孙中田.阿Q与艺术变形[J].鲁迅研究月刊,1990(11):23-27. 被引量:2
-
2艾中信绘图,鲁迅.阿Q正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
1冯传亭.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谈起[J].成才之路,2007,0(6):57-58.
-
2刘锋杰.论茅盾创作中现实主义的象征[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6(1):68-74.
-
3欧阳春玲.玩转形象--幼儿表征能力的发展[J].家庭教育(幼儿版),2011(1):35-37.
-
4张娟云.应该怎样理解《海燕》中的象征性形象?[J].天津师院学报,1980(5):89-89.
-
5余怡.语文教学应注重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J].成才之路,2013(1):79-79.
-
6李德民.阿Q形象的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1997,0(10):28-29.
-
7颜辉荣.景物描写艺术探析——以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5):123-124.
-
8蒋雁鸣.人物塑造巧用象征——浅谈《红楼梦》的象征艺术[J].中学生百科(阅读写作),2008,0(23):9-11.
-
9马寒,马竹.祥子与阿Q形象的比较[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3(10S):54-55. 被引量:1
-
10曹津源.《灯》的象征艺术三题[J].现代中学生(阅读与写作),2004(12):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