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1997年第6期10-11,共2页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同被引文献3
-
1牛若峰.中国发展报告--农业与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31-138.
-
2关税捷.纵论华夏农村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5-129.
-
3揭新华.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9(2):8-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李院力.关于建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4,23(5):24-25. 被引量:9
-
2张亚中,朱艳梅.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441-443. 被引量:8
-
3曹萍,黄国庆.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J].天府新论,2008(5):38-41. 被引量:3
-
4李铜山.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机制及其完善[J].生态经济,2009,25(11):134-137. 被引量:3
-
5范群林,邵云飞,吴花平.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与多元支撑体系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24(1):92-96. 被引量:2
-
6赖明谷,徐彩球.大众化视野中地方大学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4):69-74.
-
7黄敬前,郑庆昌.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及其特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9):124-128. 被引量:11
-
8赵小平.浅析基因工程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60-62.
-
9汤永坚,王朝欢,林娇,程思忍,肖婷,莫钊文,潘圣刚,唐湘如.机插苗数和分蘖施氮对华南双季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8,33(1):185-194. 被引量:4
-
10彭利民,汝绪伟.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科学与管理,2009,29(2X):74-76. 被引量:4
-
1蔡忠杰,赵斌.农业科研单位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02,21(3):49-51. 被引量:13
-
2严巧玲.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一些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6(2):20-22. 被引量:1
-
3黄乃江,颜元培,肖平,张玉莲.建立“学科制”人才培养创新体系 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开发[J].福建农业科技,1999,30(S1):85-87.
-
4葛忠献.发挥职能优势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J].浙江人事,2000(2):19-20.
-
5吕珂,徐世艳,侯倩倩,安载学.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6):94-96. 被引量:16
-
6赵俊辉.我国农业科研人才对科研的影响和人员变化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0,19(6):25-28. 被引量:3
-
7信乃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4):1-3. 被引量:8
-
8李军,刘益国,龚丽英,陈荣,闻人楚.知识经济与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J].上海农业学报,2000,16(4):93-96. 被引量:4
-
9李剑蓓,冯锐,李云翔,任怡莲.对农业科技人才科学评价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2):73-76. 被引量:6
-
10陈奇榕,杨辉.农业科技期刊在科技兴农中的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2(5):24-2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