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34-36,共3页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26
-
1夏永翔.从时代的高度把握中华精神[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2):5-10. 被引量:1
-
2陈述.论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历史分期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3(4):98-105. 被引量:15
-
3徐长安.试论革命道德传统与中华传统美德的有机联系及创造性转换[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8,14(1):33-35.
-
4陈华新.21世纪儒家思想的磨合与重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5):63-66.
-
5石仲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追求、探索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8(4):1-10. 被引量:1
-
6黄明理.智能·劳动·语言·社会关系——关于“人的本质”的学习和探索[J].南京社会科学,1993(5):47-54.
-
7贺玉萍.两次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及其现实意义[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4-9.
-
8赵彦平.论孙中山的民族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6):15-21.
-
9叶长法.论个识向共识飞跃[J].浙江学刊,1991(1):21-24. 被引量:1
-
10雷前友.试论青年传统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河南社会科学,1997,5(5):72-75.
同被引文献29
-
1乐爱国,高令印.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7(1):54-58. 被引量:10
-
2徐远申.试论朱熹“格物致知”学说中的合理因素[J].理论探讨,1994(3):87-88. 被引量:1
-
3商聚德.朱熹“格物致知”论析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6(1):36-42. 被引量:5
-
4席泽宗.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线索[J].中国科技史杂志,1982,17(2):6-14. 被引量:8
-
5赵蓓.朱熹理学的科学精神再探[J].船山学刊,2005(1):168-170. 被引量:1
-
6束景南.朱熹的“理一分殊”及其认识论指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2):8-13. 被引量:11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8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1.
-
9徐光启.泰西水法序[M] //徐光启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66.
-
10王夫之.搔首问[M] //船山全书:第12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2:637.
-
1罗仕国.论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等四种思维方式[J].河池师专学报,2001,21(3):33-36.
-
2万光军,高腾云.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论王夫之的知行观[J].泰安师专学报,2002,24(5):54-57.
-
3孟庆仁.周恩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探论[J].东岳论丛,1996,17(2):57-60.
-
4何林.浅析卢卡奇的认识论思想──从认识论角度评《审美特性》[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2(2):86-88.
-
5罗仕国.四种思维方式关系的逻辑图解[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1):8-11.
-
6吴海生.方以智的实证认识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6(2):21-24. 被引量:2
-
7王经论.论“不迷信不盲从不空谈”的务实精神[J].思维科学通讯,2009(1):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