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44-45,共2页
Journal of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同被引文献28
-
1邹逸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2(S1):12-24. 被引量:67
-
2彭安玉.试论黄河夺淮及其对苏北的负面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1997(1):121-126. 被引量:21
-
3聂春艳.清代前期白话短篇小说实学文化精神论略[J].作家,2008,0(18):113-115. 被引量:1
-
4赵明奇.徐州城叠城的特点和成因[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5(2):129-138. 被引量:5
-
5喻宗仁,窦素珍,赵培才,刘桂成,张成,裴放.山东东平湖的变迁与黄河改道的关系[J].古地理学报,2004,6(4):469-479. 被引量:39
-
6郭杨.春秋历历 海国茫茫——不应被冷落的《希夷梦》[J].明清小说研究,2005(2):212-222. 被引量:1
-
7B.Riftin.国外研究中国各族神话概述——《中国各民族神话研究外文论著目录》序[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1):5-15. 被引量:13
-
8谭琳,谭济才,张春艳,曾维爱.中国古代环境伦理观与西方环境伦理学之异同[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90-92. 被引量:1
-
9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J].城市规划学刊,2007(5):85-91. 被引量:66
-
10王颖,张永战.人类活动与黄河断流及海岸环境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3):257-271. 被引量:30
二级引证文献6
-
1常直杨,李俊楼.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异及旅游响应[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2,38(3):90-97. 被引量:1
-
2熊辉,仝正涛.淠史杭水利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建构路径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22,38(4):26-33. 被引量:1
-
3吴必虎,纪凤仪,金彩玉.文化景观史视角下国家文化公园体系构建初探[J].民俗研究,2023(1):50-58. 被引量:10
-
4石培华,王莉琴.黄河文化旅游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构建——基于国际河流文化旅游对比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3,39(2):107-116. 被引量:2
-
5王磊磊.讲好“黄河故事”理念下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3(3):34-39.
-
6陈聪,唐英,史承勇,杜怡帆,赵丽娜,姜旭妍.黄河流域遗产资源空间分布与区域协同保护[J].干旱区地理,2024,47(7):1220-1230.
-
1黎汝静,刘思忆,徐名居.林一山治黄思想值得重视[J].科技导报,1995,13(2):18-21.
-
2马念刚.海河流域防洪方策概略[J].海河水利,1992(3):19-23.
-
3蔡铁山,王遂华.孙中山的治黄计划[J].治黄科技信息,2001(2):16-17. 被引量:1
-
4李殿魁.论潘季驯治黄思想的现实意义[J].春秋,1996,0(1):36-38.
-
5成伟光,屠俊勇.治黄方略探析[J].国土开发与整治,1994,4(2):57-61.
-
6张汝翼.历代治黄方略简介(五)[J].中国水利,1991(3):28-29.
-
7周魁一.潘季驯“束水攻沙”治河思想历史地位辨析[J].水利学报,1996,28(8):1-7. 被引量:13
-
8张汝翼.历代治黄方略简介(一)[J].中国水利,1990(6):43-43.
-
9马德俊.根治淮河的关键是──让淮河直流入海入江[J].水利天地,1994,0(3):18-19. 被引量:1
-
10侯起秀.潘季驯束水攻沙理论研究——兼论21世纪“水沙分离、高效输沙”治黄设想[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2(2):30-3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