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6
-
1蔡乐苏.严复拒卢梭意在讽康、梁[J].近代史研究,1998(5):22-52. 被引量:9
-
2李全中.党的思想路线与民族政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8(3):31-35. 被引量:1
-
3钟桂明.中国共产党“民族自决权”和“联邦制”政策发展演变探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1(2):49-56. 被引量:1
-
4马扬.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发展[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5(3):8-14. 被引量:2
-
5潘志平.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苏维埃型民族共和国联邦模式[J].西北民族研究,1997(1):16-28. 被引量:5
-
6明月,浩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和国共两党的民族政策实质之对比[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2):39-4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0
-
1周昆云.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新探——《建设回民自治区》的意义及其史料价值[J].广西民族研究,2005(3):1-9. 被引量:2
-
2贺小娜,侯虎虎.1995—2005年延安时期民族问题研究综述[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6):116-121.
-
3石亚洲.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与民族问题的解决[J].学习与探索,2008(3):233-236. 被引量:1
-
4谢晖.大、小传统的沟通难题与人权基点的沟通[J].甘肃社会科学,2011(4):57-61. 被引量:5
-
5曹艺.《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国共两党的应对[J].日本侵华史研究,2011(2):59-71.
-
6李洁超.党在抗战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确立及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8):50-53.
-
7夏引业.20世纪中国两场民族建国路线的竞争——战争与革命的视角[J].学术界,2018(1):176-189.
-
8李贽,金炳镐.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制度创举[J].满族研究,2018(3):1-7. 被引量:1
-
9黄明涛.21世纪我国民族政策研究的知识版图与前瞻--基于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和CSSCI的计量分析(2000-2020)[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1,23(4):20-33.
-
10陈明富,陈娜.党的民族政策在红军长征中的成功实践及重大意义[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6(3):7-17. 被引量:1
-
1丹尼尔.威恩斯托克,李存山.走向规范性的联邦制理论[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2,19(1):73-80. 被引量:4
-
2托马斯.弗雷纳,程金华.面临多样性[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2,19(1):33-39. 被引量:2
-
3胡成,胡永效.浅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J].甘肃民族研究,2012(3):1-3.
-
4刘春荣,吴仲平.“一国两制”: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新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2):19-22.
-
5罗纳德.瓦茨,黄纪苏.引论:全球化时代的联邦制[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2,19(1):9-11.
-
6温恒国.单一制联邦:俄罗斯国家结构的法理悖论[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0(3):1-8. 被引量:3
-
7黄昌保.“一国两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的新形式[J].求实,1985(3):63-64. 被引量:1
-
8彼得.J.斯皮罗,綦淑娟.联邦制与移民:模型和趋势[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2,19(1):67-72. 被引量:2
-
9周清霖,蔡晓荣.“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J].新疆社会科学,1997(3):7-12.
-
10戴维.卡梅伦,张大川.政府间关系的几种结构[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2,19(1):115-121. 被引量: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