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延安地区地膜小麦一膜两用及接茬间套技术初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延安地区地膜小麦一膜两用及接茬间套技术初探王保民(延安地区气象局延安·716000)小麦是延安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区每年种植面积都在10万ha以上,产量占夏粮总产的50%~90%。然而,由于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栽培技术的欠缺,多年来,生产水平一直...
作者
王保民
机构地区
延安地区气象局
出处
《陕西气象》
1996年第4期25-27,共3页
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关键词
地膜小麦
一膜两用
延安地区
间套技术
地膜覆盖
农业生产潜力
不覆膜
土壤水分
幼穗分化
小气候条件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1
程琪,郭俊炜,阮班录.
“一膜两用,一年四熟”粮菜间套高效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05,51(4):127-128.
被引量:2
2
温埃清,王利军,刘健,王新亮.
小麦套玉米带田宽膜一膜两用的增产效果[J]
.现代农业,1997(3):26-26.
被引量:1
3
刘耀武,仇化民,刘映宁.
黄土高原旱作区晚播回茬麦一膜两用带田增产效应分析[J]
.陕西气象,2000(5):14-17.
被引量:4
4
魏招迎.
地膜玉米原膜点播冬油菜一膜两用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04,35(2):37-3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党占平.
渭北旱原“一膜两用”立体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2):14-1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吴兵,高玉红,赵利,陈永军,令鹏,张强,王旺田,牛俊义.
旧膜再利用方式对旱地胡麻干物质生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11):1457-1463.
被引量:26
2
吴兵,高玉红,谢亚萍,王旺田,陈永军,令鹏,牛俊义.
种植密度对一膜两年用胡麻灌浆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3,27(12):1912-1919.
被引量:13
3
贾海滨,吴兵,谢亚萍,张中凯,崔政军,牛俊义.
密度对旧膜再利用后旱地油用亚麻土壤水分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J]
.中国麻业科学,2016,38(3):111-120.
被引量:5
4
吴兵,谢亚萍,高玉红,剡斌,牛俊义,李锦萍.
旧膜处理方式对旱田胡麻土壤温热状况及产量的调控研究[J]
.土壤通报,2016,47(4):889-896.
被引量:3
5
姜小龙,李建斌.
甘蓝-糯玉米“一膜两用”栽培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21(18):75-76.
1
桑文秀.
板蓝根间套技术[J]
.农家之友,2005,0(7):18-18.
2
房廷德,王书才.
粮油棉菜满负荷间套技术[J]
.农林科学实验,1991(9):10-11.
3
路向东,赵志国.
山区地膜玉米马铃薯间套技术[J]
.陕西农业,1998(3):9-9.
4
周合义,王志安.
麦棉瓜菜一年四熟间套技术[J]
.河南科技,1990,A00(10):16-16.
5
姜海燕.
竹荪、豆、棉间套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2002,43(2):101-102.
6
桑文秀.
板蓝根间套技术[J]
.北京农业,2005(7):12-12.
7
付建国,宋华.
板兰根间套技术[J]
.河南农业,2003(5):14-14.
8
杜军.
近30年气候变化对西藏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J]
.生态农业研究,1997,5(4):40-44.
被引量:5
9
戴晓苏.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潜力的影响[J]
.世界农业,1994(4):48-50.
10
原俊琴.
提高化肥利用率 增加农业生产潜力[J]
.农产品加工(下),2006(7):61-62.
被引量:1
陕西气象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