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温读历史 感受生活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每个人的经历,可以说,都是一本很好的小说,问题在于我们会不会细细品味,品味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品味一些人的行为,动作和表情,其实是在品味自己。 那些创作出优秀的、史诗般的文学、绘画、雕塑、音乐的工作者,有谁想成为光荣的人呢。 最近接受了几位记者的采访,问的答的都是套话——都一样没意思。一件作品,画完了就是完了,能留下多少可被新闻焦点所关注的东西?艺术创作不同于体育比赛,不可能引起那么多的人如球迷般的兴趣。 如果我的作品象酱牛肉、水果罐头一样地出售,我讨厌变成那种形象。 制作和包装的不是艺术,它的基本点是商业消费。“曹雪芹能包装出来吗?杜甫能包装出来吗?齐白石、徐悲鸿?”如果能,我说,“我把全部家当也投进去”。 在我的作品中,我不愿意让语言流露着雕琢的痕迹。总的来说,作品的精神力量要超过人们津津乐道的笔墨技巧、传统章法等等问题。尽管那些知识在创作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一番努力,仍然要把它忘掉。
作者 赵奇
出处 《美术观察》 1996年第9期12-12,共1页 Art Observation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