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借土炉》的创作心理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说的素材来自生活,但写进小说时已不是原来的生活:人们用自己的主观意愿,按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改写了生活。比如《借土炉》的作者,在生活中并未把土炉送去给仇家的小孩,只是在小说里“送去”了。这就是一种主观“改写”生活的例子。
作者
莎莎
出处
《阅读与写作》
1996年第6期34-35,共2页
Reading an Writing
关键词
心理分析
小说
主观意愿
生活中
改写
文学创作
作品
人物原型
为艺术而艺术
精神世界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杨通.
总有一些这样的时刻令人不安(组诗)[J]
.诗林,2016,0(2):67-69.
2
杨通.
再见(外一首)[J]
.星星,2015,0(8):122-122.
3
李建华.
借土炉[J]
.阅读与写作,1996,0(6):34-34.
4
李发展.
《十八岁的哥哥》[J]
.当代文坛,1985(7):42-64.
5
薛冰.
止水轩履历[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2(10):84-85.
6
谭畅.
乡村的主人如何“保护家园”[J]
.小康,2013(5):89-91.
7
沈潜.
略论人物命运的美学意义[J]
.兰州学刊,2003(6):171-173.
8
沈潜.
略论人物命运的美学意义[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1):16-19.
被引量:1
9
敏歧.
人生·感觉·点化——读施秀娟《小诗一组》[J]
.阅读与写作,1998,0(7):16-17.
10
刘邦奎.
浅析《藏獒》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J]
.理论与创作,2009(4):78-81.
阅读与写作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