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将“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需要实现一系列的根本改革。 一、教育目标的转变 “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适应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需要,最后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一学科的“英才”或“专家”。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
作者
游铭钧
机构地区
国家教委督导办国家督学
出处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27,共2页
People's Education
关键词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紊质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方法
教育环境
学会学习
为中心
促进人的发展
根本改革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6
1
余文森,王永.
素质教育观与应试教育观的根本区别在哪里?[J]
.东南学术,1997(4):7-8.
被引量:1
2
朱家存.
论素质教育思潮的思想渊源和社会基础[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16(5):30-32.
被引量:1
3
刘五驹.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探源[J]
.中国教育学刊,1996(5):13-15.
被引量:14
4
罗乔敏.
对素质教育有关理论的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1996(4):19-21.
被引量:6
5
杨峻,王根顺.
试论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结构和培养[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5(2):46-53.
被引量:51
6
宋伟.
素质教育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与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先生一席谈[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5(2):28-31.
被引量:2
7
李克荣,葛素梅.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1996(10):15-16.
被引量:4
8
[2]潘菽.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97
9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家指导委员会编,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10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引证文献
6
1
陈政.
试论高校素质教育[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3):108-112.
被引量:6
2
《药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24卷总目次[J]
.药学实践杂志,2006,24(6):385-386.
3
杨娟,关键.
我国素质教育理论概述[J]
.企业导报,1998(4):21-23.
4
叶碧云.
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综合能力——浅谈工程图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0(2):24-25.
5
杨健.
努力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J]
.宜春医专学报,1998,10(1):43-45.
6
李玉华.
素质教育与中学英语教学[J]
.绥化师专学报,2002,22(4):84-85.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郑大俊,王春艳.
中外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3):121-124.
被引量:7
2
冯凤麟,钱红.
大学语文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7):92-94.
被引量:13
3
朱雯,尚通明.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3(6):81-84.
被引量:6
4
范杏丽.
构建双语公选课程体系 提升工科学生人文素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2):142-144.
被引量:1
5
李伟,童义平,林曼斌.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改革尝试[J]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6):90-92.
6
李伟,李小辉.
试论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6):115-119.
被引量:1
1
郑登科.
彰显新课程,提高数学课堂效率[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9):51-51.
2
言论[J]
.教育文摘,2010(7):49-49.
3
黄华欢.
“以人为本”的着眼点:促进人的发展[J]
.中小学校长,2003(12):23-23.
4
唐月娥.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
.学苑教育,2011(4):14-14.
5
唐颖.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0(40):306-306.
6
陈立新.
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0(9):9-10.
被引量:4
7
羌杏凤.
规范应以学生为本[J]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0(2):48-49.
8
宋小坤,刘春娜.
深化教育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1999(4):22-22.
9
赵剑民.
素质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J]
.教育探索,2001(1):20-22.
被引量:5
10
刘进伟.
新课程下如何调节课堂教学[J]
.科技信息,2007(11):208-208.
人民教育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