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山东劳动》帮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今年以来,东平县经贸委系统因以下三种原因产生627名富余职工。一是有六个企业在股份制试点工作中,由于加强管理、重新修订了劳动定额,多余职工86名;二是部分企业由于实行了优化组合、工效挂钩、竞争上岗,致使有123名职工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三是汽车大修厂和工艺美术厂破产,这两个厂有418名职工需要分流到其他企业给予妥善安置。面对这些难办、必办、又不办好不行的问题,不少企业领导干部,特别是工会主席,真是犯了大难,他们内疚地说。"《劳动法》虽然明文规定了工会代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面对如此难点,我们如何维护?又如何开展工作?"他们找到了我,一连串的问号,也让我难以解开。待他们走后,我翻箱倒柜地找有关报纸、杂志。当我翻到《山东劳动》95年2、3期合刊时,庹震的《"冗员"该往哪里"沉"?》一文深深打动了我。
作者 张作光
出处 《山东劳动》 1995年第9期44-44,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