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解读诗词,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可走。一个圆球,无论从哪一点刺进去,都有可能穿透圆心。诗词意境就是一个圆球,为什么不可以多用几把刀去解剖它呢?背景论、文本说、意图观、接受学,意象透视、心理分析、结构解剖、原型追溯,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功能,兼收并用,取长补短,似乎更能趋向深湛和圆通,为什么一定要困守一隅、乃至"党同伐异"呢?下面三篇短文都是解说李清照的《声声慢》,视角各不相同,虽然均非圆通之论,但却各有各的独到之处,值得一读。我们的作品教学,如果能多视角、多层面地展开,学生的眼界、思路恐怕会更加开扩一些吧?应当提倡。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1995年第2期35-37,共3页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