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庄子的审美心理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庄子审美心理机制表现为一个由低到高的连续运动过程,它起始于审美主体以“虚静”为中心的审美心理准备,经过审美主体以“坐忘”为特征的精神追求,归于审美主体与“道”合一后以“若化”为表现的最高审美体验。庄子审美心理机制对中国文化有重大影响。
作者
仲红卫
孙新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虚静
坐忘
若化
审美心理机制
庄子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何希凡,谭光辉.
“黑色幽默”的审美心理机制新探[J]
.滨州师专学报,2003,19(3):42-45.
被引量:3
2
刘秀兰.
卢卡契论第1信号系统与审美心理机制[J]
.人文杂志,2000(2):92-97.
被引量:1
3
夏燕.
影视艺术审美心理机制描述[J]
.电影文学,2013(4):17-18.
被引量:3
4
马开吉.
关于“和谐”意旨的解说[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1998,14(3):53-56.
5
濮方平.
模式:审美认知的中介机制[J]
.浙江社会科学,2000(2):71-75.
6
吉新宏.
论童庆炳美学(上)[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4):9-13.
7
高翔.
《文心雕龙·物色》中自然审美“吐纳”观探析[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1):26-28.
8
吉新宏.
论童庆炳美学(中)[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5):11-18.
9
郝瀚.
走向纯粹的理论美学——评杨恩寰主编《美学引论》[J]
.社会科学辑刊,1994(6):150-152.
被引量:1
10
贺孝恩.
论意境生成的审美心理机制[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1):18-21.
被引量:3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