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评论家往往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欺凌与被侮辱的》(1861)这部作品看作是反映贫富之间的矛盾、体现陀氏政治观的代表作.“在《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中揭露资产者对下层人民的欺凌.”笔者认为小说《被欺凌》所表现的并不是两个阶级或两个阶层之间的冲突,而是作者通过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现状来表现一种普遍的人性,表现原始宗教教义上人类善恶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自古就有,而在19世纪的俄国,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时代则更为激烈.1849年,陀斯妥耶夫斯基被捕、流放.十年的折磨使作家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激进青年成了一个谦恭无比的基督徒.十年来唯一能读到的《圣经》使他终于悟出:基督才是至高无上的.他毫不掩饰自己变化后的思想,他说:“道德的典范和理想,我只有一个——基督”因此,他宁信基督而不信真理,沉浸于神灵之音,以此来慰藉自己的灵魂,抚平内心的伤痕.他没有想也顾不到去审视现实所发生的一切.而这时正是俄国农奴制经济崩溃,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期,竞争、堕落、极端个人主义的突然出现,使陶醉在《圣经》中的陀氏感到震惊,他终于得出结论:教义中的恶魔正在俄国出现,且有泛滥之势.匆忙中,他抬出了替人类负罪、为大众献身的基督,把它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
出处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5-17,共3页
Journal of Gui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