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日出——写给跨世纪“希望工程”
-
1蒋林.文艺面向新世纪的理性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1998(5):13-14.
-
2杨玲.“面向新世纪的西葡拉美文学”研讨会在青岛举行[J].外国文学动态,2008(6):35-35.
-
3李淑玲.不朽灵魂的铸造者——论济慈的“灵魂铸造”思想及其六大颂诗[J].外国语文,2011,27(B07):11-15.
-
4李伟民.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J].国际学术动态,2000(2):21-24.
-
5谢作文.神秘的云山 神奇的传说——评谢雄宇先生的《大云山传说》[J].审计与理财,2005(4):59-59.
-
6刘力.“面向新世纪文学思想发展”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1998(4):157-159.
-
7林向萧.面向新世纪的纳西族文学[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6(1):71-73.
-
8李宇林.一部面向新世纪的好教材——简评《中国文学史》[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22(1):92-94.
-
9许霆.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常熟高专学报,2000,14(1):1-3.
-
10陈传才.文艺理论:面向新世纪的发展趋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6):42-4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