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实脾疗法与慢性肝病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有关其症状、病机、治法、方药等,散见于中医学肝郁、胁痛、腹胀、积聚等范畴。本病成因,多因外感湿毒,内伤饮食,或因肝郁犯脾,脾气既损,运化功能失常,每导致五脏精气亏损,此正虚也,故肝病以脾气虚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临床中患者每见面色萎黄、呕恶、腹胀、纳呆、乏力、便溏等症。脾气虚不能行血而致血滞,可见面色晦暗,胁下痞块,甚或两胁刺痛不移,更有甚者则出现肌肤甲错,腹壁青筋暴露,腹胀如鼓。《难经》首先提出“肝病实脾”学说,又指出“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金匮要略》亦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论。故“实脾”是治疗肝病的重要法则。所谓“实脾”是指使脾气健运之意。脾居中州,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运湿之枢纽,故慢性肝病以调理中州,扶养脾气为主。
作者 廖婉容
出处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92-92,共1页 New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