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被动表示法的修辞功能及其差异
出处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52-53,共2页
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isty
-
1邓宗荣.古汉语被动表示法中的几个问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75-80.
-
2朱英贵.汉语被动句形式标志纵横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9):340-342. 被引量:2
-
3萧剑华.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J].中文自修,1996(6):8-8.
-
4王琪.从《孙膑兵法》被动表示法的变化看先秦时期语法特点及其规律[J].渭南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4(1):47-49. 被引量:1
-
5孟祥英.“左V1右V2”格式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4):90-94. 被引量:4
-
6王琪.从《孙膑兵法》被动表示法的变化看先秦时期语法特点及其规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13(5):33-36. 被引量:1
-
7郑宏.浅谈汉语各方言被动表示法的差异及成因[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32-133. 被引量:1
-
8李鹤艺.高职英语融合式CBI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180-182. 被引量:1
-
9丛滋杭.用外语思维抑或是互构式思维[J].外语研究,2007,24(4):70-72. 被引量:5
-
10马瑞雪,高鹏.大学生英语社交策略培训模式的实证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109-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