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唐宋词点染初探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点染是唐宋词作家自觉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本文首次从唐宋词点染的性质、形态方式、心理内容和审美功能等四方面进行全面和初步的探寻。旨在揭示出唐宋词艺术个性美的某些特征,并为唐宋词的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或思路。
作者
曹章庆
机构地区
湛江教育学院
出处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56-60,共5页
Journal of Zhanjiang Normal College
关键词
点染
性质
形态方式
心理内容
审美功能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1
缪钺,叶嘉莹.灵豁词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丁福保.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3
张草纫.二晏词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M].上海:上海古籍,1985,1.39.
5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6
岳珍.碧鸡漫志校正[M].成都:巴蜀书社,2000..
7
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
刘扬忠.晏殊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3.
9
王岚.全宋诗(第三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0
张晓梅.男子作闺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引证文献
2
1
曹章庆.
晏殊词“思致”表现形态探微[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34-38.
2
杨晓梅.
点染手法的运用及其与结构的关联——以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为例[J]
.语文教学之友,2016,35(12):22-23.
1
叶伯泉.
普列汉诺夫现实主义理论中的社会心理内容[J]
.北方论丛,1985(4):11-17.
2
万伯江.
盛唐县尉诗人的文化心态及其诗歌创作[J]
.中国文化研究,2013(1):121-127.
被引量:1
3
万伯江.
论盛唐诗人的方外诗及其心理内容[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4(4):10-15.
4
焦作通.
魏晋士人实现生命自救的形态方式[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8):55-57.
5
孙健,李成军.
复杂矛盾中的心理描写——浅析《红与黑》中的心理描写[J]
.克山师专学报,2002,21(2):71-73.
6
张海鸥.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的疏狂心态[J]
.中国文化研究,2002(2):17-24.
被引量:3
7
李咏吟.
美感与快感的立体观照[J]
.文艺评论,1992(3):13-21.
被引量:2
8
曹建玲.
道是无情却有情——论曾树生的“逃离”与“回来”[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27(3):61-63.
被引量:3
9
邝姗.
论《红与黑》中的人物激情及其社会内涵[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9):62-63.
被引量:2
10
许振强.
金河小说的社会心理向度[J]
.小说评论,1988(5):25-29.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