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广东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早在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就提出了“大学国际化”的问题,并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1)(2),受到了我国高教理论界的关注。近年,又有学者系统地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地方化和国际化(3),把问题提得更为明确更加全面了。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地方化和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向。
作者
吴福光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23,共7页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地方化
大学国际化
公立大学
高教事业
财政拨款
私立大学
伯克利加州大学
高教系统
输送人才
斯坦福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龚放,赵曙明.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
.高等教育研究,1988,9(1):63-68.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6
1
钱明才.
大学国际化和留学生教育管理[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142-144.
被引量:24
2
姚锋.
试论大学生全球观念[J]
.运城学院学报,1989,10(2):8-15.
3
蒋明珠,熊巨洋,陈夏燕,沈晓,张晗,管文博.
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演变及对我国卫生管理专业国际化的启示[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1):54-58.
被引量:5
4
韩延明.
大学教育国际化:走向与对策[J]
.江苏高教,2002(2):28-30.
被引量:14
5
常为,杜朝晖,周爱民.
论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几个辩证关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0(2):14-15.
6
张瑶,李旸.
论邓小平开辟中国道路的“他山之石”[J]
.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0(3):37-40.
同被引文献
17
1
龚放赵,曙明.
大学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J]
.高等教育研究,1987,8(4):29-35.
被引量:27
2
吴福光.
发展广东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对策[J]
.广东社会科学,1993(3):98-102.
被引量:1
3
陶西平.
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需要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1993(2):9-10.
被引量:1
4
王生洪.
抓住机遇 积极推进上海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开放[J]
.中国高等教育,1993(2):11-13.
被引量:2
5
卢钟鹤.
加快广东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步伐[J]
.中国高等教育,1993(3):16-18.
被引量:1
6
陈昌贵,韦惠惠.
粤港澳合作:广东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重要选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5):64-67.
被引量:14
7
李盛兵.
近20年来广东高等教育发展述评[J]
.现代教育论丛,1997(5):48-51.
被引量:3
8
吴念香.
广东私立大学发展刍议[J]
.高教探索,1996(2):40-44.
被引量:1
9
程士瑛.
地方工科院校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几点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4(2):19-22.
被引量:1
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J]
.江西教育(管理版)(A),1993(4):2-7.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4
1
浙江工业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组.
地方普通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十个趋势[J]
.高教与经济,1994,0(2):1-5.
2
吴福光.
香港中文大学的国际性与民族性[J]
.高等教育研究,1995,16(1):10-15.
被引量:3
3
吴福光.
对广东建设“教育强省” 的思考[J]
.教育导刊(上半月),1995,0(4):14-16.
被引量:1
4
赵婷.
“创新+协作”:广东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改革探索[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9):125-129.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朱合理,黄晓岚.
民族高等院校办学意识论[J]
.民族教育研究,2004,15(5):25-29.
被引量:1
2
朱永新.
香港和台湾教学管理模式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5(2):47-52.
3
曾湘平,唐宇冰.
人物形象设计国际化与民族化的思考[J]
.求索,2012(11):202-203.
被引量:9
4
高齐云,曾德雄.
坚持“两手抓”,实现两个文明互相促进[J]
.学术研究,1997(7):18-21.
1
雁南.
海外知名大学校训[J]
.先锋队,2005,0(6):63-63.
2
金振奎.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办学特点及启示[J]
.石油教育,2012(6):107-109.
被引量:3
3
卢晓东.
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伯克利加州大学本科生科研[J]
.高等理科教育,2000(5):67-74.
被引量:94
4
叶桂芹,袁本涛.
大学校长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伯克利的案例[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1):78-84.
被引量:13
5
李斌琴.
伯克利加州大学内部管理特点及其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4):147-150.
被引量:1
6
中外大学校训[J]
.世界中学生文摘,2006,0(5):9-9.
7
吕林海.
大学生的全球化能力和经历: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基于南京大学、首尔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的问卷调查[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4(9):5-5.
8
张明艳.
丘成桐:成为大数学家,先要学好文史哲[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15,0(7):27-29.
9
尤农,焦亚奎.
名校掠影:伯克利加州大学[J]
.甘肃教育,2007(03S).
10
李毅.
从教学实践谈对大学教学的认识[J]
.煤炭高等教育,1991,9(1):50-51.
被引量:1
高教探索
199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